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務實-新興大學走新路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6-05-15

瀏覽數 18,250+

務實-新興大學走新路
 

本文出自 1996 / 6月號雜誌 第120期遠見雜誌

在教授治校、學生運動等校園民主風潮涸湧而起之後,教改列車愈駛愈急。以往闔靜的校園,旦夕間產生劇烈變貌,一些新生的教育機構呱呱墜地,以嶄新的理念、做法,挑戰沈積數十年的教育傳統。

自民國七十四年教育部重新開放私校申請籌設之後,新興大專院校就紛至沓來,在激烈的教育競賽中搶灘,十年內新增的公私立大學,至少就有十一所。

正如教育部高教司第一科科長張國保分析,地緣分布平均的新興大學打破過去重北輕南的教育資源分配勢力,並活絡了當地社區的生機;台灣資訊網路也因為這些學校陸續成立,更形縝密。

教育版圖不斷擴充,強食資源大餅的競爭就更激烈。企圖心旺盛的新興學校,非但跨海遠赴國外知名學府獵才,更大膽啟用有實務經驗的師資,在教學、研究上,都對人事包袱沈重的傳統大學造成衝擊。此外,新興學校也以四年獎學金、先進設備、強勢廣告文宣,深入高中校園,試圖扭轉青青子衿的選校排行。

務實作區隔

然而,在聯招排名榜上,新興大學短期內還難與傳統大學爭輝;為衝出一條生路,新興大學無不凸顯辦學特色,與傳統大學相頡頏。

以理論結合實務為導向的務實學風,是新興大學亟欲與傳統大學區隔的特色。

傳統大學大都全力發展理論、重稅研究,新興大學則標榜務實教學,走出象牙塔,結合產學,在校實施專業實習,讓學生畢業能立即為企業所用。由企業出資興辦的大學,如台塑的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遠東紡織的元智工學院、羽田機械的大葉工學院,都有龐大企業體做後盾,更能貫徹這種務實的教育理念。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私立大學的時代已經來臨。」曾任台大商學院教授的高雄銀行董事長許士軍斷言,私立學校有企業支柱,沒有公立學校的預算、人事包袱,更能放手一搏。將來學校好壞,是由學生就業市場決定,不再由聯招排名決定。

對高教發展瞭若指掌的張國保也觀察,一旦國立大學全面實施自籌經費條例後,公私立大學的競爭更趨白熱,公立優於私立的刻板觀念,或許將會改寫。

而在這波浪潮中,私立的長庚、元智、大葉與國立的高雄餐旅專校,更因辦學理念清楚 學以致「用」,而備受矚目。

這些學校的叫好也反映出,自由學風或許不再鋒頭獨健,現在吹的將是務實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