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食安到太陽能 發展面向多又廣

學群導覽〉數理化學群

張瓊方
user

張瓊方

2017-09-22

瀏覽數 4,600+

從食安到太陽能 發展面向多又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8研究所指南

八仙樂園的歡樂彩粉趴,為什麼變調成悲劇?手機面板怎麼做?保險到底划不划算?太陽能電池如何能延長生命?這些乍看毫不相關的事件,卻全部涵蓋在數理化學群研究所的研究範圍內。

數學、物理和化學是基礎科學,以往被視為沒有「錢」途的系所。但數學是現今科技發展的原動力,物理則是科學的根基,有「宇宙萬物的道理」之稱,和化學可說是科學的兩大支柱,從此展延出許多領域。

不過,由於科技部的經費鼓勵,近年來許多基礎研究所紛紛走向應用科學,因為有很好的基礎,所以能順利轉型。如物理可以應用在電子、電機、材料或光電上,此背景出身的人就很受到業界歡迎。

數學所設立的首要目的,是讓數學能夠和其他領域相互結合,訓練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創新的能力。

數學所研究領域非常寬廣,如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應用數學等,可以培育學生的思考與創造能力。未來除了當老師或做研究,也可以擔任精算師。

業界需求高 應用科學如鐵飯碗

至於化學所,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葉名倉表示,簡單來講就是「化學變化」,例如熱門的食安問題涉及食品加工變化,也都與化學有關。

由於應用範圍廣,前幾名的大學報到率是100%,畢業之後不怕找不到工作。以師大為例,一年收80名研究生,畢業後當老師的不到5位。

而舉凡LED、有機LED的手機面板、太陽能電池等,也都是化學所的研究範圍。許多實驗室也紛紛與廠商合作共同研發,以電動車為例,其中的太陽能燃料電池就是關鍵。葉名倉說,做化學的人,就會想辦法延長太陽能燃料電池的壽命。

勇於嘗試、不服輸的人 歡迎來挑戰

怎樣的人適合來就讀?

葉名倉說,不放棄任何嘗試的機會,不服輸,把事情做得完美的人就適合。

如同日本電影中的工匠像個工匠,廚師像個廚師,研究所已經不是紙筆測驗,主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乖乖念好書的,未必能做好實驗。

【未來出路】

適合就讀對象:邏輯能力強的學生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可能就業產業:科技業、光電產業、財務金融產業、教職等

主要職位:半導體工程師、精算師、化工工程師等

鼓勵跨域修課、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

校園現場〉中央大學數學研究所

談到數學這門基礎科學,總讓人聯想到數學老師。但舉凡生活中常見的汽車消音材料,到看似遙不可及的火箭發射軌跡,都與數學息息相關!

中央大學前理學院副院長、現任天文所教授高仲明說,理學院的訓練,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如何有邏輯地拆解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不一定是科學的問題,能找到很棒的、但是還未解決的問題,且願意花時間去做,就很了不起。

數學系副系主任黃楓南提到,數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對於一個實際的問題,可以先利用數學工具做計算,再轉成一般人可理解的語言,提供決策者做決定。譬如關於「最佳化」的課,通常會先設定實務目標,如獲利最大或成本最低,權衡其他附帶條件後,再從中找尋最好的解答。「最佳化」的應用範圍很廣,不論是風力發電機組設計,或協助外科醫生做術前評估等不同領域的問題,都用得到,具有相關背景知識的技術人才在各產業都很受歡迎。

此外,數學也訓練邏輯思考,透過課程的上台報告,練習條列分明的表達能力。

重團隊合作 不同專業共同解決問題

中央數學所分為純數學與應用數學兩個組別。應用數學組除了訓練學生數學分析,也強調寫程式的能力,所以做軟硬體的工程師相當多。課程安排彈性大,把必修學分降低,鼓勵到外所修課,也鼓勵學生利用暑假參與相關研習。

應用數學訓練強調跨領域團隊合作,實驗室常有不同領域的教授或同學來訪,共同研究討論如何解決應用問題。因此,組上學生大多對於新事物相當感興趣,喜歡探究問題原因。

中央大學數學系碩三學生王璿豪,大學便就讀數學系。他認為,最能運用在工作上的所學就是程式設計,便繼續讀研究所深化能力。

王璿豪參加了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在台灣的第一個學生分會,該會由學生成立,偏向學術性質,每月有一次跨領域小型研討會。每次有兩位演講者,通常一位是數學,另一位則是電機、生物或是地科領域,分享自己的研究或是自己涉獵的議題。王璿豪觀察,無論是工學院還是理學院的研究,問題根源往往還是會回到數學。

黃楓南也表示,傳統數學系學生往往欠缺把實際問題轉換成模型的能力,這樣的聚會,對數學系的學生而言是很好的觀摩學習。

數學系畢業後,除了能朝教職發展,更多人會選擇擔任軟、硬體工程師,還有人到遊戲公司寫程式,從事研究助理的也不少,各行各業其實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