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芝欲售半導體事業,鴻海一路積極參與。近日,日本經產省介入,將優先議約權交給日本政府主導的「日美大聯盟」,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股東會後記者會上,痛批「東芝半導體競標是高科技的大騙局」,嚴厲指控這不是一個公平的競爭。
儘管目前情勢有些許不利,但郭台銘強調,東芝半導體競標案現在只是有一個暫時性的結論,但還沒有結束,「我們 (鴻海)也沒有放棄。」
對於東芝投資案,郭台銘直指,鴻海有超過 5 成的把握,還是有機會可以拿下。「這件事從公平競爭跟自由經濟的角度,既然是競標,例如嫁女兒拋繡球,誰接到繡球就是誰的,」郭台銘說。
瀏覽國內某報紙頭條寫著「競標東芝半導體鴻海出局」的斗大字眼,應媒體要求,郭台銘當場撕裂這份報紙,表示自己的決心。
郭台銘接著爆料,競標東芝跟夏普有關,因為 2016 年 1 月 24 日投資夏普前夕,日本經產省一位安藤局長曾約見他,跟他說最好不要買夏普,不然就要讓 INCJ (日本官民基金)加入。郭台銘當場詢問安藤:「你是命令我還是建議我?」按照安藤的意思是,日本政府要主導,但是鴻海出錢,鴻海無法接受。
後來因為時間緊迫,所以鴻海最後還是在 3 月底跟夏普達成協議,因此就和安藤局長結下樑子了。結果這次東芝競標案又是安藤局長負責。
郭台銘點出,INCJ 的錢用的是日本納稅人的錢,而日本政府為了私怨把東芝推向不可知的未來,「難道這是日本人民要的嗎?」
郭台銘披露,日本經濟產業省甚至在投標前,向考慮與鴻海聯盟的企業放話,指稱不要和鴻海合作比較好。「經產省卻已經把遊戲結果訂了,如果結果都已經定了,幹嘛還要招標?」
針對日本質疑尖端技術外流到中國的問題,郭台銘表示,將技術外流給競爭對手完全沒有任何好處,鴻海絕對不可能這樣做。以鴻海投資夏普為例,夏普迄今沒出現技術外流的情況。
最後,郭台銘直言,其實日本銀行界也反對,因此東芝案還有很多變數,沒有完全定案。
圖片為稍早拍攝,非股東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