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網新聞
■不欣賞人民太有主見的新加坡政府,最近將全球電腦資訊交換網路(lnternet)列為整頓目標。
新加坡資訊及藝術部長游喬治(George Yeo)呼籲,大眾齊心協助政府淨化internet,不要讓新加坡淪為色情與誹謗的傳播站。
根據海峽日報的報導,新加坡人對上網路愈來愈熱中,從去年八月七日到十一月四日,共有一千三百人在網路上發表五千六百次意見,這些意見有的是對執政當局的批評,令新加坡政府不高興的是,有些人專門造謠,惟恐天下不亂。
某位使用者在網路上舉證歷歷:新加坡政府計畫成立精子銀行,讓傑出人才的基因與優秀女生配對,以製造出品種優良的新加坡下一代。
為了端正視聽,憤怒的執政當局一面加派人力把關網路的言論尺度,一面針對網路用戶設計資訊索引(lnfomap),提供最正確的新加坡訊息。
資訊高速公路發展得愈快,新加坡政府對人民可能就愈來愈鞭長莫及。
■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使烏拉圭享有南美洲最傲人的生活水準,因為有政府作靠山,烏拉圭人可較早退休,將後半輩子交給政府負責,衣食無憂地享受晚年生活。
可惜,這麼幸福的日子即將結束。
由於人口結構趨向老化,島國目前每二位工人便要負擔一位勞工的退休成本,整套社會福利制度一年吃掉三七%國家預算。照這樣下去,未來十年即使烏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能達到預定目標的一.七%,通貨膨脹可以控制在一0%,烏拉圭的財政赤字每年仍將惡化五%。
不容債務的雪球愈演愈大,三月一日甫上任的聖君耶地(Julio Maria Sanguinetti)總統視改革社會福利為施政的首要目標。只是,過慣好日子很難共體時艱,要他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可能並非容易事。
■芬蘭三月初通過全歐最嚴厲的禁菸法,今後在公開場合--包括辦公室、車站、會議室,一律禁菸,癮君子吞雲吐霧的畫面,將在芬蘭成為絕響。
在上班時間菸癮難耐怎麼辦?若無法忍到下班回家,就必須走到戶外,按照規定找一個遠離四方建築物十五哩遠的地方,才能點菸。
雖然執政當局有心將芬蘭變成歐洲最大的禁菸區,證諸其他歐陸國家的抗菸經驗,例如法國人民根本視禁菸法為無物,芬蘭的成效有待觀察。
留言板
■「我認為他的自制力欠佳。」
義大利外交部長安列俐(Susanna Agneli)發表對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的看法。
■「我想我們已經把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逐出報紙頭版。」
霸菱銀行風暴男主角李森(Nickolas Leeson)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被捕,他的妻子麗莎自我解嘲。
■「今天早上,當我踏上法國土地,我告訴自己,『種族隔離已然結束』。」
古巴總統卡斯楚(Fidel Castro)首次訪法的感想。
■「我希望這是一次高貴的選舉。然而,我們是在地球上,況且,我們並非天使。」
法國總理巴拉社(Edouard Balladur)準備迎接總統大選的硬戰。
■「他是一個蠢蛋,根本不可能在電影界立足,這是他為什麼從政的原因。」
據美國影星莎莉麥克蓮新出版的回憶錄稱,老牌影星法蘭克辛納屈其實不把他的朋友,前美國總統雷根放在眼裡。
台上台下
■由於美國態度轉變,加上南韓籍的金吉壽退出競爭,三月底,義大利前貿易部長魯吉洛(Renato Ruggiero)贏得世界貿易組織(WTO)首任秘書長的寶座。
這項突破性發展化解了一場涉及美歐亞三大洲、長達九個月的僵局。不過;根據歐盟與美國的協議,魯吉洛一任只能四年,而且,下屆祕書長的人選必須來自歐洲以外地區。
■睽違籃壇十七個月的「空中飛人」喬丹 (Michael Jordan),三月十八日宣布重返美國職業籃球(NBA)比賽懷抱,繼續替芝加哥公牛隊(Chicago Bulls)效命。全世界NBA球迷欣喜若狂,連美國總統柯林頓也對喬丹的復出發表感言。
■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三月二十七日宣布解除分居妻子溫妮(Winnie)的藝術文化科技部副部長職務。
有南非黑人「國母」及「非洲之后」之稱的溫妮,深受基層民眾支持,自曼德拉就任總統一年來,表現毀譽參半,招致要求她下台的聲浪。
數字看世界
■新聞工作存在著危險性,而且可能相當危險。一九九四年全球各地有八十四位新聞記者遭殺害,其中有五十八人是被蓄意殺死的。而最危險的採訪地區,根據死亡人數來看,第一位是盧安達,死了二十人,其次是阿爾及利亞,名列第三的是波士尼亞與俄羅斯。
■法國總理巴拉杜為了迎接即將來臨的選舉,最近喊出新政見:若是連任,將保障國會女性議員的比率至少占三0%。目前法國是歐洲各國中女性國會議員最弱勢的國家,只不過,巴拉杜的新政見,吸引力不見得高,據調查,只有四一%的人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全球資訊化的腳步愈來愈快。全世界的多媒體個人電腦輸出總數,由九三年的二百五十萬台,增加到九四年的一千零三萬台。兩年前,多媒體個人電腦占全球電腦輸出總量不過一%,如今已經是五台電腦,就有一台是多媒體電腦。
■全球電信愈來愈開放,電話費用也日漸便宜。根據美國一家公司對全球十個國家的調查,九五年二月時,三分鐘的國際長途電話費用,最便宜的是加拿大,平均約一.二美元,最貴的德國則約四美元。加拿大電話費在過去一年下降三八%,德國則將在九六年調降費率。
新鮮事 .新觀念
■英國泰晤士報最近出現了一則有趣的廣告:只要投資一千英磅,就能在一部「偉大的蘇格蘭歷史劇」上軋一角。
這是一名獨立製片導演卡魯瑟在不景氣的時候,想出來的籌款點子。卡魯瑟表示,所有投資人都可以在這部名為「追鹿」的電影中,飾演不講話的武士、路人、農婦……,不過不保證出現在剪接過後的影片裡。而且在商言商,股東們仍然得自掏腰包購買錄影帶。
據了解,己經有一百多人看過廣告後,出了一千英磅,打算到製片場過乾癮。
■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汽車排放廢氣煙塵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污染最嚴重城市的居民死亡率,比其他城市高一五%以上。
美國的空氣品質,在一九九0年空氣清淨法頒布後,已經乾淨許多;但由汽車排放出來的污染微粒子,卻不是空氣清淨法所能規範。根據這個由哈佛大學公衛系所做的研究顯示,微粒子造成污染嚴重地區居民死於心臟病、肺癌的比例,比其他地區都高。
關心地球
■今年一、二月,當加拿大與丹麥格陵蘭半島之間的冰洋,還是大塊冰山載浮載沈時,大規模的獵殺海豹行動在附近的聖羅倫斯灣展開。即便是許多未滿周歲的小海豹,也在棒下腦袋開花。
雖然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力圖阻止這些行動,卻沒有大大作用。主要原因是大西洋的魚群數目急速減少,許多生計無著的漁民一方面要另闢財源,另一方面遷怒數目日多的海豹,認為它們也是導致魚群數目減少的元凶之一,必除之而後快。
今年加拿大政府甚至以每磅海豹肉十五分錢補貼漁民,而且准許非職業捕手加入,每人得獵殺六隻海豹。今年被加拿大漁民獵殺的海豹,數目己經比去年多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