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預測地震還不可能

劉國基
user

劉國基

1995-02-15

瀏覽數 13,600+

預測地震還不可能
 

本文出自 1995 / 3月號雜誌 第105期遠見雜誌

日本關西發生大地震,眾多的人員傷亡與巨大的財物損失讓政府與人民重視起地震的研究。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夠準確預測地震來襲,以便事先防範。

「從科學角度言之,所謂預測只有一個定義,就是要說出何時、何地、何種級數的地震會發生。」國際知名的華裔地質學家許靖華神情嚴肅地指出,就此標準而言,人類歷史上只有一次地震被正確地預測出來。

一九七五年二月發生在中國大陸遼寧省海澄縣的大地震,在事前三十六小時就被預知,政府下令將居民疏散到野外或體育場去,結果完全無人傷亡。

這是全球地震學界真正的及唯一的一次成功預測。

不過,東北的二月嚴冬,零下一、二十度的氣溫下,官員將人民趕出戶外避難三、四十個小時,也承擔很大的政治風險。如果地震沒有發生,兩三次「狼來了!」之後,民怨沸騰下,不少官員總要下台。

目前在台大地質學系擔任客座教授的許靖華說明,預測地震的方法,有些是從現在的科學方法上可以了解的,譬如從一次大地震之後,餘震的頻率、威力等來觀察。

另外的觀察方式就是針對大自然的異象或徵兆,例如地下水的水位變化,隨著地震之後震波的變化,會有增減。其次有些動物在地震前會有異常行為,例如海澄大地震那次,東北下著大雪,但是冬眠的蛇仍然爬出地面,爬到一半就紛紛被凍死。

蛇要爬出地面,一定有原因,這種生物的趨力是什麼,目前還不了解。不只中國,西方國家也有類似報導。

地震發生前還有一些電與磁的現象,目前已經有人在研究。但若要正確預測地震,現有知識仍未完備。兩年前,許靖華主持一個有關減少地震災害的歐洲科學研討會,許多第一流的學者出席,結論相當一致,就是「基本上,預測地震是不可能的!」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何況即使預測出來了,也有許多因此衍生的社會問題,沒人敢負責。如果是要減輕地震災害,只有從國會方面立法嚴格規定建築物的安全標準著手。「這是唯一誠實的以及可行的方法!」他聳聳肩膀、無奈地補充道。

研究老路走不通

不過許靖華批判,目前為止,地震學者的研究方法仍是「單行道」的思維方式,基本上仍沿襲一九0六年舊金山大地震後一年,美國學者瑞得(Reid)提出的理論,地殼板塊擠壓,斷層預力支撐不住,便發生地震。

他主張提出「另種科學看法」--除了外在壓力導致板塊斷裂之外,是否也有可能因為板塊內在結構疲乏,較脆弱的部位因而斷裂?

然而,這樣的理論遭遇地震科學界的「體制排斥」。許靖華的一篇學術論文被美國地震學刊拒絕,最後發表在土耳其的專業學報上。西方也有學者認同他的觀點,但在爭取實驗經費時,便又遭到學術界封殺。

許靖華批評學界的專斷封閉作風使得學術無法進展,既然老路子已經證明走不通,沒理由拒絕他的「新路子」。每次大地震之後,唯一受惠的就是地震學者,因為政府撥付的研究經費一定暴增。「雖然金錢花完了,地震仍無法預測!」他遺憾地說。

許靖華從事許多科學普及的工作,他相信真正的科學知識很容易可以讓一般老百姓理解。政府的科研經費,譬如地震研究的方向出了問題,應該讓一般人民知曉,以便在政治上做出救濟。

如果地震的科研經費不再投入那「學術貴族把持的、沒有預測地震可能的老路」,他建議,改去找些地球科學界的學者(而非地震預測學界的專家),提供宏觀的視野、調整研究的方向,或許才有解決的可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