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期韓國總統朴槿惠深陷閨密門風暴,恐被迫提前下台,讓韓國政治風險升高。但信評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指出,整體評估後,韓國政府面臨經濟逆風挑戰的施政措施比台灣好,也讓韓國的主權評等(Aa2),硬是比台灣評等(Aa3)好一級。
穆迪信評昨天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和韓國都正遭遇「逆風」干擾,但韓國政府能有效落實財政刺激措施、提供更佳的商業發展環境且已簽署多項雙邊及多邊貿易協定,都讓韓國經濟發展力道遠勝台灣。
穆迪昨天這篇報告,名為「韓國和台灣政府、同儕比較」。穆迪指出,台灣和韓國都是出口導向國家,也與中國大陸有極強經貿聯繫,兩國都面臨全球需求減緩、大陸經濟成長放緩的「逆風」干擾,但是兩國政府對此卻是「反應分歧」。
首先,穆迪指出,台灣和韓國政府機構效能都很強,但若一比較,韓國政府效率更高,且韓國也更有意願以較有彈性的方式落實政策,舉例來說,韓國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就比台灣有效率。
台灣近年不斷「擋下」多件外資投資案,從稍早的中嘉案,最近的愛奇藝,還有大陸紫光入股台灣力成、南茂遙遙無期,也導致南茂被迫終止這項投資案。穆迪指出,相較之下,各種商業投資在韓國市場更具彈性,這也代表韓國的企業發展條件和前景,都比台灣好。
穆迪還指出,儘管韓國今年許多關鍵產業,包括造船、航運,石油化工、鋼鐵等也受到不景氣挑戰,但韓國受惠於更多元的出口產品組合且比台灣簽署更多的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台灣新政府雖強調,希望台灣的「經濟、財政、文化關係」不要過度依賴單一市場,要儘量多元廣泛,但相關施政是否有效,目前還看不出來。
穆迪指出,韓國透過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相當積極,但台灣對使用財政手段刺激經濟,並無明顯作為,上述因素都會讓韓國經濟發展力道勝過台灣。
(本文轉載自2016.12.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