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水產在印尼雅加達的壽司店,每天大排長龍。照片提供/蔡文雄)
新政府火火熱熱推動新南向政策,不僅指示國營事業帶頭衝,各綠營的地方首長也全力配合,如此聲勢浩大,到底東南亞的台商如何看待?
10月15日,印尼Lucky集團總裁蔡文雄,特地返台接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頒發的「傑出校友」獎。他在海外事業有成,去年日本的壽司、刺身(Sashimi)領導品牌——中島水產想進軍印尼,都主動找他合作,由於市場反應熱烈,今年將成立第二家分店。
擁有海洋大學海洋系及漁業研究所學位的他,在東南亞奮鬥長達36年時間,經歷過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南進、馬英九的南向,以及現在小英總統的新南向政策。
他直指歷任總統都疏忽了推動南向政策的關鍵,就是要瞭解當地文化,並建立與重要人士的友好關係。
(印尼Lucky集團總裁蔡文雄。攝影/張智傑)
每當駐外大使好不容易熟悉當地的風俗民情,並建立情誼時,很快就要隨著政黨輪替而下台。不僅大使更換率高,連事務人員也經常被調動。「東南亞國家的習慣是先講情,再講理跟法,有了人際關係,很多事情才推得動。」蔡文雄說。
而最讓台商無奈的是,台灣還自我設限,讓海外台商孤立無援。
蔡文雄是開啟印尼海上養殖業的先驅,他初到雅加達時,當地根本沒有海上養殖事業。他以外商的背景,帶著台灣的資金、技術到海外奮鬥。經過多年努力後,終於在2010年拿到瑞士IMO機構頒發的Aqaa GAP有機養殖認證,但他所養殖的有機金鯧魚卻不易回銷台灣。
原因是印尼農產品出口台灣的關稅偏高,以蔡文雄的有機金鯧魚為例,行銷美、日、澳等國,僅需課5%的稅,唯獨台灣立下35至50%的高關稅門檻。雖然多年來,業者均向當地台灣辦事處陳情,但至今仍無解。
多年來,蔡文雄堅持從台灣進口高品質飼料,承受較高的成本。但幾年前,這家知名飼料廠因台灣飼料出口印尼要課徵17.5%的稅,只好結束台灣的生產線,轉由越南廠生產,出貨給蔡文雄。從越南出口到印尼的稅只要2.5%,讓這家飼料廠更具外銷競爭力。
據悉,台印的農產品關稅無法下降,問題並不在印尼,印尼政府已同意降稅,並希望台灣提出降稅時間表,例如每年逐次降5%直至5%等等,但台灣主管機關卻遲遲不提方案,基於「關稅互惠對等原則」,台灣沒有動作,印尼也不可能調降。
蔡文雄並以新加坡為例指出,新加坡跟台灣一樣,都是資源貧乏國家,但新加坡的作法跟台灣不同。新加坡為確保國內的食品安全,以及蔬果、魚貨的供應量,鼓勵新加坡人到海外投資農漁業再回銷,並給予業者30%的津貼補助。
不只新加坡,連中國大陸也對海外的大陸商人多所照顧,不僅提供無息貸款、協助研發技術,回銷的農漁產品也會給予優惠。
兩相比較,海外台商更像孤兒,多數只能靠自己。
推新南向,先瞭解東協文化
最近,也有台商熱心響應新南向政策,卻受到「熱臉貼冷屁股」的待遇。
雙十國慶時,僑委會安排「如何推動政府的新南向政策」㑹議,邀請海外台商出席建言。有一位柬埔寨代表指出,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並積極推廣台灣的觀光業,但申請入台簽證時,卻百般刁難。他們千辛萬苦邀請到柬埔寨部長級人士來台訪問,都已跟外交部及駐外代表談好,承辦員卻堅持申請人必須拿出財力證明。
他無奈地說,這些人的財力比任何當地台商都要大,因為隱私不願意公開財產,就被台灣退件。後來他還親自去道歉並再次邀請,由於先前簽證的不愉快經驗,柬埔寨政要回說:再也不去台灣了。
推動新南向政策,一定要先瞭解當地風俗民情,例如要求重要人士提供財產證明,都會被認為是不友善的行為。假設小英政府還是用錯誤的方法推動南向政策,在東南亞深耕的台商多數並不看好新政策的成效。
他們認為,新政府如不願意瞭解東協的文化,也不想跟當地人建立友好關係,再加上臺灣無法跟東協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或成為區域經貿組織的一員,很難期待台商根留台灣、放眼世界,再愛國的人都可能被迫用腳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