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

湯姆漢克斯主演、真實事件震撼改編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6-09-02

瀏覽數 405,800+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空難,這個令許多人惶恐、驚懼的災難,是沒有人願意碰上的惡夢,雖然它發生的機率比車禍遠遠來得還低,但極高的死亡率、面對死亡過程卻不知道能否生還的窒息感,肯定不是常人能夠想像。

一場空難如果要將損傷降到最低,考驗著機長、副機長、全體空服員與塔台的應變能力,若處理得宜,能臨危不亂、肩負所有乘客性命的使命感,將有更多機會化解危機──2009年發生的「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事故」,堪稱危機處理的典範,更被譽為「哈德遜奇蹟」。

2009年1月15日,一架由機長薩利(Sully Sullenberger)駕駛的A320客機,計劃由紐約飛往西雅圖,但在起飛後1分鐘,即因撞擊加拿大黑雁導致兩具引擎同時失效、飛機失去動力。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_img_1

在緊急的情況下,薩利謹慎的研判飛機應該有的後續處置,升空6分鐘後,最終安然迫降於哈德遜河上,155名機組員與乘客全數生還。

他不僅在失事後疏導所有乘客於機翼上等待救援、最後一個才離開飛機,英勇行徑被全民讚揚為英雄,他也受到英雄式的鼓舞,但在事件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調查真相。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_img_2

真實事件救援畫面

當年的事件被改編為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Sully),由重量級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主演,根本毋庸置疑的演技、實力派又精湛生動的呈現,深切勾勒出沉穩、內斂、堅毅不拔的信心,他的眼神彷彿能訴說不同情緒,也帶領觀眾重新走了一遭空難現場。

在當時輿論冊封他為英雄的背後,美國飛安調查委員會卻將調查定調為「致乘客於危險境地」,理由是透過飛行高度、返航角度、速度、下降速率等電腦計算數據,飛機是可以返抵起飛地拉瓜迪亞機場或新澤西的泰特伯勒機場,飛安會也認為,引擎當時在空中還是有動力,貿然迫降河面,只是讓乘客受到死亡威脅。

「為什麼我們挽救這麼多人的性命,在208秒內阻止了一場空難,卻有可能因此論斷42年的飛行資歷?」薩利為此猶豫,甚至還一度懷疑當時的判斷是否真有錯誤。

本片利用穿插倒敘之方式拼湊事件之全貌,也用不同的剪接手法詮釋數種截然不同的失事畫面,機長心境也隨著聽證會結果躊躇、懷疑。

現年86歲、名演員出生、曾執導過《殺無赦》(Unforgiven)和《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獲得奧斯卡獎的導演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將整部電影營造嶄新的氣場。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_img_3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與薩利機長本人討論劇情架構

在毫無冷場的緊湊劇情中,薩利最擔心的,是家人的安危。畢竟在事發過後,老家被媒體包圍,只為了挖出更多私房故事。而他為了協助調查卻無法回家,只能透過電話表達內心苦衷。

不論是臨危不亂、真情流露、與飛安會的攻防論戰,每一幕都刻劃出引人入勝的寫實,特別是主管機關一副凡事以數據評判的醜陋嘴臉,多少也反映了社會現實,強烈的爭議不僅有可能因為一件事情鬧得身敗名裂,那種不盡人情的死板,著實令人深思。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_img_4

在電影中,薩利機長在他成功迫降後的英雄行為付出代價,飛安聽證會企圖將整個過程引導成人為疏失,讓薩利不斷重複回憶那駭人的208秒。另一方面,當他獨處時他也反問自己:「萬一是我搞砸了呢?要是我危及了機上所有乘客的性命?」

沒有任何一名機師曾經接受過在2800英呎的低空、雙邊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安全迫降,薩利只有短短的208秒時間下決定,安全迫降的結果讓薩利機長雖然被記者稱為「英雄」或「超人」,但他私底下卻承受無比龐大的心理壓力,他的職業生涯面臨最嚴格的調查。

儘管在脫口秀節目上表現得泰然自若,但是岌岌可危的職業生涯與伴隨而來的失眠、壓力與食慾不振,讓薩利與副機長傑夫史凱斯(Jeff Skiles,亞倫艾克哈特飾)兩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極端的痛苦,時至今日,這段不為人知的英雄背後故事,終於用電影方式說出來了。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_img_5

本劇不全然是災難片,但透過IMAX 65毫米攝影機取景的結果,完全塑造空難當時的影音震撼,坐在電影院中,超大視角的震撼令觀眾也彷彿身處機艙,在窄小空間內的緊湊感、似乎再也無法見到明天太陽的絕望,鋪張的十分扣人心弦。

最特別的是,拍攝過程中,除了薩利機長與副機長史凱斯回顧親身經歷外,劇組也竭盡可能地找到當年參與協助救災的人員在電影中演出自己的角色,例如渡輪的船長、海空救援小組與紅十字的員工與志工,都在電影中恰如其份地演出自己的角色,這是他們的故事,到處都有善心人士,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成為這部電影的一份子,讓人欣慰。

而如今,薩利還是不認為自己有多麼偉大,「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試圖把工作做好的凡人。」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凡人_img_6

(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