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繁星改變了台大? 雙北生占5成 城鄉差距仍在

台大女生比率 持續下降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6-08-22

瀏覽數 122,350+

繁星改變了台大? 雙北生占5成 城鄉差距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高中總數183→298 台大教務長:選才還要更多元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曾發表研究,發現台大學生分布以雙北市最多。經過14年、期間大學多元入學展開,駱明慶今年再發表論文,發現台大學生仍以雙北市最多,但實施繁星計畫後有縮小部分差距,高中畢業學校也更多元。

駱明慶今年「誰是台大學生?(2001到2014年)— 多元入學的影響 」,台大學生以台北市占逾3成最多,其次為新北市近3成,雙北市合計仍占約5成,相較上次調查(1982到2000年)只少約6個百分點;其餘縣市僅高雄市、台中市、桃園市學生超過5%,有9個縣市在1%以下。

單看台北市,台大學生來自大安區的比率最多,其次是中正區、松山區;新北市則以中和區、永和區和新店區機率較高。

駱明慶也發現,台大2007年實施繁星推薦後,台大學生來自其他縣市的比率開始增加,雙北占比逐漸減少,2011年到2014年約49.97%,較2001年到2003年未實施多元入學前下降7.27百分點。

台大學生的高中畢業學校也在繁星後更多元。最高的前五高中占入學學生人數,比率從2001年到2003年的46.6%,下降到2011年到2014年的39.7%,高中總數也從183所增加到298所。

「繁星有正面意義,但不能把繁星當唯一解答。」台大教務長郭鴻基表示,繁星有助平衡區域,但繁星的名額也是和人口成正比,還是都會區機會較多,台大確實還有成長空間,除了繁星,並同時開展希望計畫、特殊選才等管道,讓具有專才、卻缺乏機會的弱勢及偏鄉孩子有機會進台大。

郭鴻基也提到,要減少大學內的縣市、社經地位不平均,前端教育如何讓孩子更有機會站在同樣起跑點也很重要。高等教育目的是培養和全球競爭的人才,學校一定要擇優,大學端會盡力讓孩子能站在同樣的選才基準上,但對學生程度還是須要求。

台大森林系今年繁星推薦錄取一名四十八級分考生,引發熱議,時任系主任的袁孝維曾投書呼籲繁星應避免淪於算計。袁孝維昨說,現行的繁星已出問題,有些學校把繁星當策略,把學生推進名校讓錄取數字好看,但學生考上後跟不上、不符興趣時有所聞;很多繁星也來自私立貴族學校。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本文轉載自2016.8.2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台大女生比率 持續下降

繁星改變了台大? 雙北生占5成 城鄉差距仍在_img_1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這次論文也發現,台大學生女性占比持續下降,從2001年到2003年的45.47%,到2011年到2014年時只占42.87%,又以個人申請管道女性比率最低。

駱明慶在論文裡進一步分析說,以2011年到2014年來看,在三個入學管道中,「個人申請」女性比率只有38.53%,明顯低於三入學管道平均的42.87%。

駱明慶還觀察說,相較考試分發,台大社科學院、法律學院和管理學院等原本女性比率較高的學院,個人申請錄取的女性比率多半較低,反倒是理學院、工學院和電資學院等個人申請錄取的女性比率較高。

台大醫學系主任吳明賢認為,女性比率降低,可能須納報名人數觀察,若報名人數女生較少,最後入學比率自然可能低,強調個人申請面試時不會特別思考、設定性別比率,還是根據申請者表現來決定。

(本文轉載自2016.8.2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