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曾經說過,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臺北從文化開始,他希望透過改變文化,來設計一個更好的臺北,但他認為在改變發生之前,最關鍵的是人們能不能相信改變的可能性,相信自己可以創造改變?
「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平台,讓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在上面很有效率地運作,可以很有效率地發揮他的所長,可以很有效率的表達他的意見。」而他認為「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就是這樣的目的,藉由引進國際設計的思維和理念,翻轉市民對於城市的想像後,他期待透過設計之都邀請每個人共同參與,一起來改變臺北市。
以下為他在影片中的精采分享:
設計臺北 打造宜居城市
臺北市政府在處理市政的時候發現,如果沒有辦法讓大家的方向一致的話,這個力量就會渙散掉,因此我們提出一個願景,願景是什麼?就是我們希望臺北到底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因此我們當時就討論很久,我們認為,成為一個宜居永續的城市,這就是我們臺北市真正的一個願景,也就是目標。
什麼叫使命?使命就是臺北市政府要達到這個願景,要做的是什麼?其實就是為市民服務,為這個城市創新。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務人民。有一次,一個媒體大老闆跟我講,人民繳稅給政府,是要政府來服務他的,並不是要繳錢給一個政府叫政府來管理他,政府是以服務為目的。
另外一點,城市的創新。這個世界變得很快,非常快到很難去預測,因此我們要有一個應變的能力,事實上,我每次開玩笑說,不變的只有化石,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過去有時候,在夫妻吵架的時候,太太就會講說,你以前不是這樣,我說不會變的只有化石,所以變才是真正不變的真理,因此我們要為這個城市創新,我們要相信創新是台灣,真正唯一可以存活的一個方法。
透過設計的方法 找出新問題的答案
SOP是處理已經有確定答案的事情,如果一個問題很確定要怎樣去解決,它是有SOP可以遵守的,可是問題不斷地會出現,也就是會有新的問題會出現,因此對於新的問題,我們要如何設計一套新的SOP?這才是我們要去做的。所以SOP是對已經有答案的問題的處理方式,但是對於還沒有答案的問題,是需要我們透過設計的方法,去找出新的SOP。
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透過設計這個目的,我每次看到一個問題,就心裡面在想,怎麼做會更好?所以我常常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就是透過不斷地設計,不斷去找出更好的方法,唯有這樣,整個臺北市才能不斷地往前進步。
開放政府 讓黑暗不再
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是我個人的政治理念。我常常認為,把資料公開在網站上面,讓每個人去檢視,所以我常常說為什麼會有黑暗面?因為把它藏在桌子底下,如果把它放在陽光底下,就不會有黑暗了。
所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第一步就是要讓資料開放給最大多數的人知道,我們也認為,眾人的智慧會超越個人的智慧,這是民主政治一個最基本的信念:眾人的智慧會超越個人的智慧。因此我覺得很多事情,可以透過i-voting的方式,讓大多數人的意見可以表達出來,而且我也相信,網路時代用i-voting的方式讓民眾的意見可以更快、以成本更低的方式去表達的時候,我想對於政府修正它的政策市非常有幫助,我也認為i-voting是網路時代民主政治一個新的技術、新的方法。
我們常常過去一本預算書,厚厚的一本,不管是給議員,或是給市民自己去看,他很難去理解,所以我們就把預算用視覺式的方式來呈現,也就是說當金額愈大的時候,它所佔的面積愈大。這樣的話,民眾就可以很清楚,他繳的稅、繳的錢,到底被用在哪個地方,我們用這個方式,讓民眾可以很清楚,整個政府在用錢的比重是多少,很清楚他的錢是用到哪個地方去。
629世界工業日 一起改變城市 一個更好的臺北
629世界工業設計日,它就是一個機會,讓大家來表達他的想法,來做一個設計師,來改變臺北。我曾經去日新鑄字行做一日的工業設計師,我感受到文字的溫度,並不是印刷機的熱氣傳來,而是一個人對於臺北,事實上他有一種感情,有一種愛心的時候,他產生的熱量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文字的溫度。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就是一個機會,讓大家可以共同來參與,共同來貢獻他的所長,讓臺北成為一個更好的城市。我永遠都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希望大家共同來參與,來讓臺北成為一個更好的城市。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需要你,就是你,不要懷疑!一起來參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