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馮光遠-給我報報解嚴文字

林志恆
user

林志恆

1994-01-15

瀏覽數 20,500+

馮光遠-給我報報解嚴文字
 

本文出自 1994 / 2月號雜誌 第092期遠見雜誌

偶然佇足書店,橫豎在書架上的各式出版品中,斗大的「給我報報」四字,引人矚目。鮮豔色彩襯著漫畫式的封面,開宗明義地寫著:「新聞如真包換,報導童叟攏騙。」

仿雜誌形式出書的「給我報報」,有社論、國內外新聞報導、民意調查、讀者投書、廣告……,但全屬荒謬的虛構情節。幽默搞笑的字裡行間,充塞了作者對政治、社會的

嘲諷。

「報報體」正在發酵

這般玩弄著各類形式的「諧擬嘲諷」(parody),正隨「給我報報」近兩年的竄起,在不同領域隨處發酵。

記者出身的馮光遠,正是「給我報報」的靈魂人物。留美十三年,八十一年底才返台落腳,馮光遠在擔任中國時報駐紐約特派員期間,和搭檔李巨源創作了「給我報報」。在各式嘲諷體裁中,馮光遠的「報報體」最具感染力。

如今在校園,出現了「報報體」的刊物,以荒謬、幽默角度報導校園點滴;在出版界,專事顛覆政治人物一言一行的「嘲諷體」,蔚為風潮;在政界,縣長選舉期間因「給我報報」在宜蘭創造了「犀牛皮事件」,成為年度最爆笑的選舉新聞;在一般民眾的對話裡,甚至也會來幾段幽默式的「給我報報」……。

九0年代的台灣,當原有的政治神話崩解,政治上的真假虛實幻化成漫畫或文字,成為民眾對政治無奈的宣洩。

專事顛覆政治人物的「嘲諷體」,更是這種虛無主義的投射。「其中最具顛覆色彩,釋放最大能量的,莫過於「給我報報」。」文化評論工作者莊風在報上為「給我報報」做了這段注腳。

「嘲諷文化在美國很流行,但在台灣我們是先鋒。」馮光遠頗具使命感地說。

馮光遠長期在美,深受美國文化感染。李巨源形容他具七0年代美國嬉痞性格,對國家、政府不滿,會以開玩笑、幽默的方式表達。

在眾多英美電視節目中,美國的「周末之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和英國的「蒙地蟒蛇(Monty Python)是馮光遠心中的英雄,爆笑喜劇裡常傳達深刻的意念,尤其歷史長達十七年的「周末之夜現場」更是美國許多喜劇天才的養成所。「西方能有這樣的節目,中國也要有人做。」這樣的使命感,成為他寫「給我報報」的原動力。

不同於其他人寫嘲諷是站在高處,自以為聰明地指責對方,馮光遠則先打自己一棍子,矮化、醜化自己後,再以另一隻眼睛看事情。「把自己和嘲笑的對象擺在同一水平上,就像一堆白癡在對話。」天生頗具喜感的馮光遠認為,許多政治人物就是如此,智慧不高,但常愛發表意見。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他得意地表示,當「給我報報」對一新聞事件做了反應,被嘲笑的政治人物往往不知如何反擊,而一旦這些人物有了回應,早已陷在「給我報報」的遊戲規則裡。他以參選宜蘭縣長落敗的張軍堂為例,當張軍堂以「給我報報」裡荒謬的內容做為其博士學歷的佐證時,「無恥政客」的標記也同時烙印在他的臉上。

「我們不只是在做嘲諷,更是在做一種藝術。」馮光遠希望政治人物、媒體及各界最終都能從嘲諷中獲得反省。

許多人以為「給我報報」只是純粹的「無厘頭搞笑」,但在作家謝材俊的眼裡,馮光遠顯得「有腦袋」,是「有意志力的瘋子」。

突破傳統嘲諷體

當多數人以太聰明、太直接的方式寫嘲諷時,往往忽略事件的複雜性。「馮光遠自以為白癡,反而有柔軟的縱深,不會找錯兇手。」謝材俊認為在嘲諷一直存在的傳統中,馮光遠顯然在形式上找到了突破點。

除「給我報報」,馮光遠遠在這屆金馬獎,以「喜宴」與導演李安共同贏得「最佳原著劇本」--一齣探觸社會禁忌(同性戀題材)的電影。

在明星熠熠的頒獎晚會上,馮光遠身套西裝,腳著球鞋,當著總統李登輝面前致辭:「把我的感謝,獻給過去幾十年在台灣為台灣的民主、為了台灣人的尊嚴,奉獻犧牲的政治異議分子。」但「政治異議分子」六個字在轉播過程中,遭華視消音。

不論是「喜宴」還是「給我報報」,馮光遠都以其獨特的方式破除「定於一尊」的權威。時報出版社編輯部經理吳繼文評析,任何團體或現象都要做深層的檢驗,馮光遠排除嚴肅型態,而以黑色幽默、無厘頭的方式巧妙點出事情荒誕無稽,卻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一面。

「比起其他為了意識型態作不分青紅皂白的攻訐,「給我報報」毋寧是較健康,在台灣也是較稀有且珍貴的。」吳繼文進一步指出。「嘲諷只是一個形式,真正要做的是建設。」馮光遠期待中國的文佔有一天會活潑起來,不再只是僵硬的思考;就像美國,總統可以是被揶揄的對象,許多事也都能以幽默化解。

其實,在文化界裡,漫畫家魚夫、LCC、季青、林鑫,作家張大春的「大說謊家」、李濤的「李濤寓言」、苦苓的「消遣名人」,乃至於「腦筋急轉彎」、「歡樂留言版」……對文化注入幽默,都做了努力。馮光遠相信,「給我報報」是比較大規模,而且想帶出一些風氣的單位。

目前,他正積極挖掘潛藏在各地的「寫手」,為「給我報報」注入新生命;未來,他還計畫朝立體影像發展,向喜劇的經典「周末之夜現場」看齊。

年屆不惑的馮光遠,選擇返國定居,因為寫這些文字不再是政治上的禁忌。他的最佳拍檔李巨源為他們的共同創作下定位:「「給我報報」並不前衛,但中國社會需要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