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陳水扁-把專業還給國會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4-01-15

瀏覽數 14,950+

陳水扁-把專業還給國會
 

本文出自 1994 / 2月號雜誌 第092期遠見雜誌

當其他政治人物八爪魚般長袖善舞交際時,他像隻精神緊繃的獵犬,戰兢孤獨地扒嗅潛埋在暗角的弊端,適時一拍中的地猛擊。

當其他國會議員汲汲營塑個人問政風格時,他個性化的表現都已經被發行全球的美國新聞周刊喻為「未來亞洲政治人物的縮影」。

政治嗅覺敏感

各項針對立法委員問政成績所做的調查,陳水扁一次次擠下對手同志,名列第一。八十二年底縣市長選舉,民進黨超級助選員陳水扁一百零五次場場爆滿的演講會,讓同僚敵人瞪目注視,強有力地展示他政治生涯向上飛躍的無限可能性。

敏銳投入無疑是他在競爭劇烈的政圈冒出頭的秘訣。早在政壇權力重分配、各方紊亂角力之際,陳水扁敏感的政治嗅覺,就已聞出台灣政治一夕數變的特質,跑在風潮之前,將從政戰場由街頭轉進立法院。

在政治明星雲集的立法院,陳水扁也能隨手捻湧風行一時的問政潮流。 七十六年,當他還是立委吳淑珍的國會特別助理時,即體察到一個委員一位助理一張桌子的時代業已過去,取而代之的將是歐美國會議員一群助理、一間辦公室的專業問政紀元。因此他將所有資源投入幕僚支持系統,補強助理群,成立國會辦公室,並且發行問政成果新聞信。從那時開始,他廣受民眾投書請願,書面質詢揭發弊案,雕鑿正義的形象。一時間,揭發弊案成為國會新風向。

四年前他褪下影子立委的外衣,正式躍進國會,又趕在其他委員之前,揚棄專事書面質詢、院會問政的舊法,轉向在委員會以一問一答方式質詢政務官。他每天一大早到排隊登記質詢,最高紀錄一天趕五個委員會,他辭鋒咄咄的質問與緊捏質詢稿直指行政官員的手勢,幾乎天天出現在新聞媒體上,成為集焦點於一身的立委。 受他刺激,其他委員紛紛起而效尤,成立國會辦公室、揭弊案、印行新聞信,起早到立法院排隊登記發言。為爭取媒體報導,陳水扁式的問政風格,遂成立委模仿的原始版本。

揭發弊案、廢除刑法一百條、促成國安局長到立法院報告、耗時三年親自草擬國防組織法等令他沾沾自喜的成績,不僅為他奠下強力問政的基石,也締造他「永遠第一」的口號。

跟隨他兩年半的國會辦公室主任羅文嘉體會,陳水扁為立法院立下示範作用,使很多立委警覺靠肢體語言做秀的浪潮已退,只有專心問政才能引起民意更深刻的認同。而他專業化經營國會辦公室,不啻為台灣的議會創造一種著根本土、融合國際化的從政原型。

「賣命問政」

四十三歲的陳水扁更深一層觀察,未來台灣的政治重心將從立法院轉回行政系統,他也早就表露想要轉換舞台的企圖。為此,他不僅在國會辦公室設置台北市政小組,辦市政講座,建立民意調查中心,掌握民意脈動;此外,他還將在今年赴哈佛大學八周,進修專門訓練美國部長級官員的行政課程。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明眼善觀時勢變化,讓陳水扁的政治聲望倍受肯定;不懈怠的努力,更內化為他成功的動力。

出生於台南縣的三級貧戶,陳水扁靠他做什麼就要做最好的好強個性,竭智盡慮力爭到今天全國知名的成就。除了政治,他沒有任何休閒娛樂。當他住院治療,助理要和他聊天解悶,拘謹的陳水扁想不出任何政治以外的話題。他調侃自己這種執著性格,已經不只是賣力,而是「賣命問政」,吃飯、睡覺、做夢想的都是政治。

「他實在太虐待自己。」結縭近二十年的妻子吳淑珍搖頭形容,問政從早趕到晚的陳水扁,過的是清教徒式的枯燥生活。

十二年悲欣交雜的從政歲月,像一條曲曲折折的生命長路,纏附在這個原本最想做教授的立委身上。一位資深政治觀察家分析,兩三年前,陳水扁的政治聲望和民進黨其他中生代人士相差並不多,然而經過這幾年在國會的表現,他已明顯把這些同輩遠遠拋在後面。

從小和他一起長大的好友、民進黨立委許添財肯定,陳水扁在政壇反對人士中,較有人生規畫,不論做什麼事他都會訂定一套計畫,讀書、做律師、從政,他都是用這個一板一眼的公式,加上好強的個性,傾全力表現自己。然而,也因他這種凡事爭第一的好勝心,招致同僚對他只求出風頭、不顧大局的指責。

陳水扁曾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被阿扁旋風迷惑,因他深知「風會吹來吹去」。他同時也意識到若始終被定位為一個優秀國會議員,將阻斷他往行政系統發展的機會。

成長空間仍大

「一定要變,才能走在時代前端。」陳水扁語中透出他「轉檯」的堅定決心。

樂觀進取的他認為,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認真去做,沒有什麼事不能成功。而在台灣這個旋轉不停的政治舞臺,他只有靠不斷超越自己,才能保持聲勢直往上衝。

根據他民進黨的同儕剖析,陳水扁是以不斷的進步,確保自己想要永遠領先的雄心。而他也逐漸調整過去獨行俠式的疏離性格,組織正義連線,在黨內廣結善緣,以消弭黨內對他個人英雄作風的批評。

有人說,在立法院陳水扁已經沒有對手,只剩下他和自己競賽。或許正如和他相知二十餘年的許添財直陳,陳水扁並沒有完全攀達頂峰,在組織能力上他仍有缺憾,未來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要他使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