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健康長壽的原因很難歸納成一點。因為, 健康的生活是居住環境、飲食、生活態度等多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九三○ 年代, 瑞典為了建設福利國家而進行了改革。瑞典於一八九一年開始施行《國民健康保護法》,一九四七年制定了《國民基本養老金法》和《兒童補助法》,此後引入與收入相關的累進退休金制度、托兒機構制度、社會救助制度等,為建設福利國家而大舉投資。目前瑞典國家預算的三分之一都用於支出社會福利費用。
瑞典女性的社會活動也很活躍, 斯德哥爾摩議會的女議員人數在很久以前就超過了一半。瑞典女性的經濟活動參與率為百分之七十六點二, 與男性百分之七十九點九的參與率相差無幾。而且,瑞典正職和非正職也沒有區別。根據「同工同酬」原則,約佔所有勞動者百分之十的非正職員工的薪水和正職員工相同。瑞典徹底貫徹「能力越大,責任越重」精神, 所有民眾都全力履行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
瑞典的社會保險制度也為瑞典人提供了較高的生活水準。觀察瑞典人的居住環境和職場環境可以發現,其中對健康有害的因素很少,民眾的營養狀態良好。學校和社會持續進行衛生和健康相關的教育,國家對有害健康的菸酒消費的嚴格限制也起了很好的效果。受益於政府對飲酒和吸菸的抑制政策,瑞典心血管疾病和酒精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減少。通過環境衛生和自然保護政策維持的上下水道管理, 也是維持健康必不可缺的要素。
在瑞典,家庭和幼兒園教育都會引導小孩享受自然的同時保護自然環境。瑞典人從小就進行很多接觸大自然的戶外活動, 並直接實踐自然保護, 因此長大成人後也會堅持在大自然中進行戶外活動。瑞典人最普遍的戶外活動是散步。呼吸著大自然中的新鮮空氣,一邊散步或運動,不僅能維持身體的健康,還能增強免疫力、減少壓力。
瑞典人重視以個人為中心的獨立思考方式,他們不依賴別人,自己的生活由自己負責和經營,並對這樣的生活方式感到自豪。自豪感和自律性與精神和身體的健康是相互聯繫的。自豪感越強,主動行動的自律性也越強。瑞典人的自律性發揮在飲食、生活態度、運動上, 使他們保持生活各方面的健康。而且, 這也能幫助人們調適身體壓力。如果沒有自豪感, 人們就會自怨自艾, 對所有事情都不滿足, 產生很多消極想法, 從而不利於自我管理, 削弱壓力承受能力。二○○三年《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的文章指出,缺乏自豪感的人憂鬱症和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病率更高。
瑞典大部分人都按時下班,因此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和興趣活動的時間相對較多。瑞典年均工作時間為一千六百二十五小時。另外,瑞典人努力工作的原動力之一就是各種休假制度和充裕的休假天數。對瑞典人而言,通宵熬夜學習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正因為社會環境如此,瑞典雖然也有因為主動過勞而導致的疾病,但極少有因為工作繁重和加班而引發的疾病。近年來,我們維持正確的飲食習慣、生活化的運動、積極的生活態度不亞於瑞典人。然而不同的國家制度和教育背景下,乾淨的水、新鮮的空氣等自然環境,基本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都有所差異,因此必須要有國家和民眾一起努力。
(本文摘自《瑞典人為什麼都不會累?》,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