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葉爾欽第二場勝利
繼四月二十日公民投票獲勝後,葉爾欽於四月底再獲得憲法法庭裁定,因多數投票人同意,葉爾欽的憲政提案有效。
--俄、美聯合軍事演習
俄美雙方發表共同聲明,兩國將於白令海峽舉行二次大戰以來,首度聯合軍事演習。
烏克蘭--建立歐亞光纜系統
烏克蘭與中亞五國德國、中國簽約,將共建歐亞陸地光纜通訊系統。
波士尼亞--北約派兵進駐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決定,將派遣五萬名部隊進駐波士尼亞,執行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與回教徒三方的和平協定。
北韓--頭子挑戰聯合國
北韓頭子金日成於八十歲生日當天,拒絕接受核子設施檢查,一度引起聯合國欲實施制裁。金日成後來立場軟化。
日本--G7援俄方案
G7高峰會議於東京舉行,通過二百八十多億美元援助前蘇聯各共和國方案。
--太空船墜月
日本於今年首度發射登月太空船,結果以墜落月球表面收場。
外蒙古--超級暴風雪
外蒙地區五十年來最大的暴風雪,已導致十三人死亡,並有幾千人得了重感冒。
菲律賓--千人抗議空氣污染
馬尼拉市於地球日當天,有上千人上街抗議空氣污染。該市由於空氣太差,交通警察與清道夫,都必須戴防毒面具執行任務。
印度--平民可以買冷氣
印度政府宣布解除「貴族階級消費品」,如汽車、冷氣、冰箱等的銷售管制。
泰國--取消明星學校入學考
泰國教育部宣布,自一九九四年起,取消明星小學的入學考,改採抽籤方式。原有的制度被批評為只有最聰明和最有錢的人才有機會。
新加坡--十八歲以下禁菸
新加坡十八歲以下青少年自五月三十一日起,將不准許購買香菸,或於公共場合吸菸。違規販售香菸給青少年者,罰鍰達六千美元。
澳洲--亞裔居民比例提高
新的統計顯示,澳洲亞裔居民占總人口的比例,已達一八.三%,是五年前的二倍。
白俄羅斯--核爆後遺症
世界衛生組織發現,自車諾比核電廠於八年前爆炸以來,該國兒童罹患甲狀腺癌的比率,較前提高了二十倍。
德國--德東工人罷工
德國東部近二萬名鋼鐵、電機工人,進行六十年來首次全面大罷工,要求與德西工人同工同酬。
美國--大衛教派末日
對峙五十一天後,聯邦調查局攻擊大衛教派農莊,未料教徒在農莊內引火自焚,八十六名教徒與兒童喪生。
--重審圍毆黑人案
聯邦法院重審加州警察圍毆黑人案,四名警察中,兩名被判有罪。去年初審,因四名被告皆獲判無罪,引發了美國本世紀最嚴重的城市暴動。
--生物多元條約
柯林頓宣布美國將簽署「生物多元條約」(biodiversity treaty)。去年地球高峰會議舉行時,前總統布希拒絕簽定此項條約。
歐洲--全歐大罷工
代表四千五百萬工人的「歐洲工會聯合會」,發起一次全歐大罷工,抗議嚴重失業問題。各國參加的工人都達十萬人以上。
法國--前總理自殺
法國社會黨前總理貝赫哥瓦,因社會黨於大選失敗,以及受個人醜聞的困擾,舉槍自盡。
義大利--停止政黨巨額津貼
全民投票結果揭曉,決定廢除已有四十七年歷史的上議院比例代表制,改採直選制,並且停止政府給予政黨巨額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