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擁有面向太平洋弧型海灣的絕佳天然美景,具備打造太平洋公園最佳的地理優勢,花蓮縣府因此在今年將伴隨花蓮人走過十餘年歲月的南北濱公園,活化重塑為「太平洋公園」,讓所有鄉親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皆能俯瞰湛藍太平洋美景及半月形地景「洄瀾新灣」。
北濱公園 融合海港海洋特色
太平洋公園包括了南濱極緻地景公園與北濱朝日沙灘公園,北濱公園融合海港、海洋特色,訴求戶外健康休閒,最適合漫步、賞海、單車巡遊。主要入口處的曙光廣場由草地與椰子樹迎賓,廣場西側的草階休憩區是歇腳野餐的好所在,林間活動區設置濱海植物復育區,種植花蓮濱海原生植物,設置步道及原生植物解說設施,帶動旅人對原生態環境的重視。
極限運動區面積有3300平方公尺,配備數座弧形板面供玩家練習,公園內還設有兩座沙灘排球場,是豔陽下運動的最佳場所。自行車道位在公園東側海岸沿線,銜接七星潭與鯉魚潭,景色優美怡人,想要步行也可以由公園北側主要入口進入,一路漫步穿越曙光廣場後,直接通往海邊步道。
每年花蓮的第一道曙光總是吸引滿滿人潮,公園內運用架高的膜構材質,建造出帆船型遮陽設施,打造了酷炫的朝日廣場區。想要靜靜看海聽海,就要到草階觀海區,這裏以大塊石構築階梯,銜接沙灘與公園,是親海的首選。
南濱公園 主打生態人文地景
南濱公園內最重要的視覺主角,包括以地景形塑兩側高丘的半月形「洄瀾新灣」,以及自高空俯瞰可見的地景圖案及圖騰等,公園訴求生態復育、社區共榮、國際觀光、人文風貌地景等特色,白天來到這裏可以騎單車、觀海、散步,夜晚成為享美食、觀星聽濤、散步的好去處。
公園內設計親子偶劇場、街頭藝人、原住民舞蹈表演等藝文活動場所,更是阿美文化族祭典場所,並且導入健康無毒農業、文化創意產業及綠色科技產業等活動空間,山丘背風處還設有濱海植物復育區,修補海岸線的破碎林相,多元主題的呈現,讓公園有如遊樂園一般繽紛多彩。
內陸區整合餐飲與產業服務,導入假日市集活動區,展售在地農民生產的健康無毒農產品。近海岸側區域規劃自行車道動線,以洄瀾灣意象動線為主動線;連接入口區及遊客服務中心的人行橋,以S型斜坡道串聯海、陸空間,並以曲折的路徑引導行進間的視覺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