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食安不靠政府靠民間 台灣好基金會推動「神農計劃」

連保健室阿姨都驚訝的便當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5-08-06

瀏覽數 14,200+

食安不靠政府靠民間 台灣好基金會推動「神農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苗栗縣政府破產,全民傻眼。然而,很少人知道,不靠地方政府,卻有一股來自民間的力量正默默改變苗栗!台灣好基金會啟動「神農計畫」,讓苗栗的好幾所小學營養午餐都吃有機蔬菜,堪稱全台最健康;此外,現代學生往往吃菜卻不知怎麼來,此計劃還贊助學校內開闢一畝校田,讓孩童自己耕種,透過農作認識土地。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說,他媽媽從小就說「再窮不能窮孩子!」他深感食安風暴下,食物的健康更重要,食物教育要從下一代開始。 美國農業部有「Farmer’s School」(農人學校計劃),由國家出錢,讓小朋友學當農夫。然而,與其等政府,不如自己做,唯有邀請更多企業回鄉鎮共好,才能讓改變擴散。

食安不靠政府靠民間 台灣好基金會推動「神農計劃」_img_1(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說,學會種田、腳踩泥土的孩子,才會對土地有真的感情。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

於是,他與投入自然農法二十多年的「迴鄉有機生活農場」合作,邀請達航科技、東博資本集團、光洋應材、三商美邦人壽、京元電子等七個企業加入計畫,補助共九所小學,為期三年,將一般營養午餐改為有機蔬食的差額,提供校內有機農業課程、建制校田與校田農場實作教學。

參加此計劃兩年的新英國小校長鄭玉美拿出學校保健室的統計數據,開心地說,神農計劃實施兩年以來,學童發燒腹痛的次數明顯降低。99學年度有17人發燒,103年度只剩3人,顯示有機蔬菜讓學生的免疫力提高。

食安不靠政府靠民間 台灣好基金會推動「神農計劃」_img_2(苗栗新英國小保健室數據顯示,孩童的腹痛與發燒都下降了。記者王美珍攝)

除了吃得健康以外,更多學生在課程中找興趣及對土地的親近感。「以前本來有對學業沒興趣、恐懼來學校的學生,現在早上六點半就到學校了,高高興興蹲在校園抓菜蟲!」鄭玉美說。

神農計劃也有協助地方打造鄉鎮特色之效。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表示,台灣許多偏鄉需要透過社區營造發展地方特色,「神農計劃」這套教育模式與土地貼近的農業帶動形塑當地的鄉鎮文化,為偏遠地區的小學創造特色,使得學童對自己的家鄉產生認同。此外,學校要種什麼菜,都是學生自己投票決定,也是一種民主教育。

未來,希望有更多企業共襄盛舉,看見土地美麗的改變。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食安不靠政府靠民間 台灣好基金會推動「神農計劃」_img_3

(中興國小小朋友開心採收自己種的甜菜根。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

食安不靠政府靠民間 台灣好基金會推動「神農計劃」_img_4(超級健康的有機營養午餐。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