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宗教吉普賽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3-01-15

瀏覽數 14,050+

宗教吉普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3 / 2月號雜誌 第080期遠見雜誌

如果一本通行全球,向最尖端的仕女介紹最尖端流行的雜誌向你徵求推薦新年專輯的專題人物,你會作何選擇?

法國著名的Vogue雜誌今年找到了達賴喇嘛,達賴答應為其撰寫六十頁的專文,談的當然不是時裝流行。Vogue的發行人波尼亞托斯基表示:「今日人們最熱切追求的是與靈魂、精神有關的一切事物。」

六0年代末,一些神學家和哲學家,右手拿著馬克斯、左手拿著尼采,宣告人類社會必加速變好,而科技快速成熟,更將使宗教對現代人失去拐杖的作用。

然而,當二十紀末的科技已進展到連人的基因都可以更換的地步,人心對宗教經驗的渴求卻比六0年代更深、更廣。

目前在日本合法登記的宗教組織,總計在十八萬五千個以上;十年還鮮少聽說的「阿含宗」、「真如苑」、「世界真光文明教團」等教派增長迅猛。筑波大學教授小田晉在其「現代宗教熱之謎」中認為,日本第三期的宗教熱已經來臨。

戰後嬰兒潮世代的美國人,在七0年代是最反宗教的一群,現在同樣的這一群人紛紛一百八十度轉向;美國已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投入新紀元信仰的運動;過去,改革派的猶太教徒把聖經中缺乏科學根據的內容刪得所剩無幾,現在部重拾神蹟奇事,並大談彌賽亞的降臨。

去年一名基督教布道家至香港,三天的布道會吸引了三十四萬五千人赴會,兩天以後,星雲法師在紅磡體育館弘法,三晚聚會同樣座無虛席。

打禪七取代打高爾夫

台灣也不例外。

在台北火車站,每逢周末,開往花蓮的自強號總是一票難求,據說是因為其中有三成以上的人都是要往同一個目的地 證嚴法師的道場。

台灣政壇與商界現在最流行的不是打高爾夫,而是打禪七。

去年三月,北投農禪寺一次為期三天的禪修班,就聚集了四十位國內政、經、學界的知名人士。

最讓人驚異的是一貫道。從禁止到開放不過短短數年,一貫道道親在台灣的人數竟已上百萬。一位正在為一貫道設計道場的建築師表示,為因應信徒人數膨脹,該教北、中、南都將蓋起大道場,其中位於美濃的道場甚且與台灣大學校本部的面積一般大。

而根據內政部最新的統計資料,台灣目前有宗教信仰的人已衝破千萬,十年前台灣的宗教人口不過一百一十五萬左右,成長的速度可見一斑。

評論家南方朔形容九0年代的宗教熱為一種「世紀末的鄉愁」,他認為現在人們喜歡的其實並不盡然是宗教原有的本質,而是賦予新意義的信仰,在其中反映出這一代人的缺欠與嚮往,特別是過去那個信條清楚、價值觀不混亂的時代。

或許這可以說明部分極具個人色彩的宗教領導者,如韓國統一教教主文鮮明,能夠號召到一大批善男信女矢志追隨的原因。

致力在台灣推動新時代信仰的方智出版社社長曹又方指出:「今天只要有一個人活得清閒,便會被視為生存得沒有價值,於是大家只好拚命地忙,卻是毫無意義的盲動。」她認為現在的宗教熱潮,可說是全球對於過去二十年物質主義極端發展的一種心靈反思運動。

靈媒滿天飛

猶如鐘擺律動,自物質面的一端擺盪過來,新的宗教熱潮顯露了極端追求心靈、神秘經驗的特點。

現今大受歡迎的教派,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倡導個人深遽的心靈經驗,例如超覺靜坐;認為人就是坤、心靈潛能可以無限開發的新紀元運動;幫助人集中力量體現超能力的日本阿含宗,和強調特別洞察力與醫治能力的基督教靈恩派。

香港中文大學神學教授楊牧谷指出,愈是物質生活豐盛、人民教育水準高的地區如美國、日本,愈有這種傾向。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有人戲稱美國現在是靈媒滿天飛;光是洛杉磯地區宣稱可幫助人獲得特殊靈力、瞭解非物質界奧秘的「大師」,據統計就有將近一千名。

在台灣,以神秘的三寶、點傳經驗聞名的一貫道,目前增長最快速的信徒族群竟是大學生。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一貫道道親表示,各所著名的大專院校都有一貫道的細胞小組,有許多是由大學教授來負責帶領。

培養特異功能與感應能力,則已在日本的年輕族群中蔚為風潮,幾個教主都是日本媒體的寵兒,擁有固定且為數龐大的跟隨者。

「神秘的宗教體驗其實是相當個人取向的;不需完整的教義、不要嚴密的組織,只要能提供個人預期希望得到的經驗即可,」美國一家為新紀元運動做廣告設計的行銷公司經理提出他的看法。

新紀元本身就是個典型,它並無一以貫之的教義;全球各個角落的新紀元信徒,或有冥想靜思、追求心靈和諧者;或有追求通靈經歷者;也有的人只是吃素食、強調與自然調合的生活;唯一共同的重點是「自己」。

有人說世紀末的流行就是拼湊--服飾也好、建築也罷,只要我喜歡的,就可以結合在一起。新世紀運動展現的正是同樣的特質。

「二千年大趨勢」的作者奈思比在其著中預測:在未來的新世紀,個人主義將與天下一統的趨勢攜手並進。似乎在宗教層次上也可以看到這股趨勢。

宗教吉普賽人

從一方面來看,信徒是各取所需,從另一方面來看,只要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教派,很快就乏人問津。

日本有位岡田吉茂氏,在不久前創立了「世界救主教」,傳授特殊靈能之法,大受歡迎。只是當信徒愈來愈多,教主不再能為每個人個別按手傳靈了以後,魅力就大幅下降,許多人紛紛離去,轉戰其它信仰。

就像拿著遙控器換節目台一樣,現代人對宗教的忠誠度是非常薄弱的。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務主任康來昌認為,部分以「感覺」為中心的宗教熱,基本上與訴諸強烈感官的活動如大吃、大喝、瘋狂購物,有雷同之處。

對於這種現象,小田晉教授則以「宗教吉普賽人」來形容這一波宗教熱中,許多追求者逐水草而居的心態;他們寄望宗教的,是能從當中吸取超凡的養分,或用以實現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或幫助自己現世的生活。

宗教市場消費力龐大

比較敏感的人很快就發現,宗教熱潮不只是「心」的流行,其實更蘊含了龐大的消費力。

證嚴法師的著作單是在國內金石堂連鎖書店,一年的銷售金額就高達一百多萬元。美國有關新紀元運動的書刊,每年銷售額超過一億美元,錄音帶五千萬美元,而錄影帶每年可賣到三億美元。

台灣企業最近逐漸流行起「心靈開發」的訓練課程,而美國企業花在聘請心靈顧問的費用上,早已超過四十億美元,日本則是流行將公司的幹部送往寺院代訓。

任職榮工處的王必希曾經參加過類似的課程,他表示,十節課從宇宙神秘的力量一直講到人體的氣如何運行,索費每人高達兩萬元,仍然堂堂爆滿,參加者的「檔期」已排到好幾個月以後。

宗教產品、活動也愈來愈多樣化;台灣現在包括第四台在內,已有四十幾個宗教節目,美國宗教節目的廣告收益,自從收視人口大增後,每年也以近一0%的成長率穩定爬升。

或者正如「美國人口統計」在一篇文章中所提出的:世紀末的宗教已慢慢成為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服務業--無論你需要的是驅車上山尋求七天絕對的安寧,或者超自然的經驗,心靈的服務在可見的未來顯然不愁缺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