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低油價年代,投資人該何去何從?

【投資話題】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5-01-18

瀏覽數 38,300+

低油價年代,投資人該何去何從?
 

近半年來,國際油價無預警重挫,導致全球出現無通膨成長,打亂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佈局,1月12日更跌破每桶50美元關卡。面對2015年新情勢,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美國是最大受益者,失業率因此下滑、薪資微幅上揚,經濟成長也帶動股市上漲,預期復甦動將延續到2015年。房地產部分,現有單一家庭房屋銷售中價年增率止穩回升,新屋開工戶數從2010的58.5萬戶增加至2014年的1000萬戶,透露美國經濟穩健復甦訊息,也讓美股頻創新高。

根據Datastream統計資料顯示,這波油價下跌為史上最大、最快的一次。過去的歷史經驗也指出,油價跌,G7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同步成長,反之油價漲, GDP隨之趨緩。富達全球經濟學家Anna Stupnytska(安娜.史塔妮絲卡)說,實質油價崩盤有助刺激消費者。

但不少投資人仍疑慮美股是否重蹈1990年代股市泡沫破滅夢魘?安娜‧史塔妮絲卡認為當年聯準會升息與通膨,結束1990年代股市榮景,如果這一波二者再次同步成長,大宗商品可能V型復甦,但在全球無通膨趨勢下,重蹈覆轍機率很低。

她分析2015全球有三大「3D」趨勢,無通膨成長(Disinflationary growth)、貨幣政策分岐(Monetary policy Divergence)、新興市場差異化(Emerging market Differentiation)是全球經濟主要走勢。

一、全球經濟無通膨成長:美國經濟在趨勢線以上成長,伴隨歐元區、日本及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溫和成長;大宗商品價格重挫有利全球消費者,通膨位於低檔,允許各國央行維持寬鬆政策。

二、貨幣政策分歧態勢趨緩:日本央行持續寬鬆,歐洲央行實行進一步寬鬆政策,全球金融情勢應會維持寬鬆不變;儘管美國可能因聯準會升息趨近緊縮,但強勢美元被視為一種平衡機制,以預防明顯偏離貨幣政策軌道。

三、新興市場差異化擴大:擴大原因需視在中國與美國營運比重程度、仰賴原物料程度、結構性改革努力程度而有差異化。全球寬鬆金融情勢與成熟市場溫和回升,有助支撐新興市場。但新興市場仍會受到特定國家衝擊,例如來自俄羅斯、委內瑞拉等。

安娜.史塔妮絲卡建議,2015年的經濟情勢有利股、債市,卻不利原物料走勢,可加碼美日股市,聚焦醫療保健股、科技及非核心消費股等強勢美元資產,減碼英國、新興市場,避開瑞士法郎、日圓、歐元與能源股、原物料股與大宗商品。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