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縣市長12月25日才就職,台北市長柯文哲(柯P)早已動作頻頻,就任前,連續7天就拜會了5位縣市長: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和宜蘭縣長林聰賢。
有趣的是,不少綠營執政的縣市長也開始拜會鄰近地方首長,暢談合作。
柯P就任第一天(25日)就喊出,「百日維新、4年躍進、50年未來」的台北新計畫。隨即劍及履及,26日立即拆除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讓不少人按讚。
就職第三天(27日),教育部長吳思華主動拜訪柯P,溝通12年國教問題,希望柯文哲能用教育部的方案,否則不予備查方案、也不會核准招生簡章、更不會提供量尺分數。吳思華並強調「我要負政治責任」,柯文哲回嗆:「我還有4年要幹,你隨時可以下台,負什麼政治責任?」雙方不歡而散。
柯P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成為媒體焦點,他的光芒確實也讓其他新科縣市長黯然失色。不過,薑還是老的辣,連任的新北市長朱立倫、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老神在在,照著既有步調走,但是同為新科直轄市長的台中市長林佳龍、桃園市長鄭文燦輸人不輸陣,也想展示魄力,企圖在100天內,讓市民有感。
林佳龍上任第二天,改革第一刀就揮向BRT,到行控中心視察後,當場震怒,足足痛罵8分鐘之久。甚至還說,「這個中心沒有辦法去做行車的控制,我覺得是欺騙社會!這不只是兒戲,這是騙局!」宣示要在三個月內決定是否拆除,並釐清行政與法律責任。
無獨有偶,桃園市長鄭文燦就任第三天也有所作為,只是不是要拆公車專用道,而是要拆橋,決定拆除台1線萬壽陸橋。
不僅直轄市長比拆路、拆橋的速度,連新任嘉義市長涂醒哲也在就任第二天(26)下午,率隊拆除已通車六年的BRT專用道,說要「把路權還給人民」。
地方縣市長硬起來,積極任事,民眾當然鼓掌叫好,重點是想學柯P之前,是否已做好通盤考量與萬全準備,任何重大建設不可能一步就到位,BRT真的全然沒有用嗎?也沒有任何改善空間嗎?與其急著大聲數落前任的種種不是,還不如設法改善解決,更能贏得民眾的掌聲。
想學柯P,學得好,當然是縣市民之福,學不好,很多話一出口,雖然搶到媒體版面,卻也覆水難收了。更何況柯P還在被觀察期,任何政策都要接受市民的檢驗,他的功過對錯都還未有定論。
台灣從來都不缺說大話的人,只缺真正想做事且做對事的人。急著搶當柯P第二,不如先做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