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以溝通代替對抗 才能兼顧民意與效率

【遠見高峰會 特邀演講】立法院長 王金平:台灣走出突圍,民主的力量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4-10-30

瀏覽數 7,550+

以溝通代替對抗 才能兼顧民意與效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從實務來看,黨團協商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也是立法院運作必然的一環,是多數包容少數的機制,隨著民主國家的深化,對於黨團協商機制會有不同看法是正常,但抱持負面看法的人,認為是密室分贓、黑箱作業,嚴重扭曲民主價值,也讓擁有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形同被閹割,這樣的看法是對政黨協商存在最大、最普遍的誤解。

反服貿協定的太陽花運動已經落幕半年,但是各界對於立法院無法順利推動各種重要法案多所批評,尤其是朝野的政黨協商機制。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於30日出席第12屆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以「台灣走出突圍,民主的力量」為題發表演說,特別提出上述的看法。

 

包容少數意見 修法才能更周延

王金平表示,什麼才是好的民主?國會是合議制的機構,不同於行政中心,國會議員可以表達各種意見,透過各種討論溝通,都是相互讓步,以達成最後的協議。不能因為意見不同就採取肢體抗爭,即便是少數意見也要被包容,磨合各界的意見是常態。

而政黨協商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也是立法院運作必然的一環。不只黨團代表可以參與協商,委員也可出席發表意見,並不是密室作業。

王金平舉29日協商「食管法」修法為例指出,各部會歷經兩個多小時協商,但司法院與行政部門意見不同,希望行政院跟司法院能有共識再送到立法院,像這些都是動用「期限」來談的,總是被要求,「是不是可以在明天(31日)就能通過食管會修正?」

王金平表示不行,沒有這種把握,修法工作不宜受到大環境氛圍影響而完成,而是要很完備跟周延,否則通過後,馬上又產生新的問題。

他意有所指的表示,立法院為了要呈現民意,有時候會與行政效率有衝突,畢竟立法院不是行政機關,社會不能動輒以「效率」來要求國會與國會議員。一味地追求行政效率,而忽視民意,到頭來會讓政策寸步難行,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協商代替衝突對抗,耐心整合各種不同的意見,才能真正提升議事的效率。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