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張智鈞: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與麥香魚的啟發

【交點。故事】

交點
user

交點

2014-10-24

瀏覽數 18,850+

張智鈞: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與麥香魚的啟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3年前智鈞與王東明老師的相遇時,王東明老師給予的問題。

這個問題令當時的智鈞感到驚異,他意識到「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麼容易的一句話,卻鮮少被正視。

智鈞想了一會兒,回答著「我想成為一位主持人」東明老師沉思後隨即又拋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主持人?很好啊,主持人很多種 張小燕是主持人,陶晶瑩、吳宗憲也是主持人,主持人如此多樣,你想成為哪一種?」

第二個問題:「 3千塊與3萬塊的主持人,你想成為哪一種?」

東明老師如此具體且深入的問題,超出了智鈞的想像。

「我想成為三萬塊的主持人」 這次智鈞很快地便回應東明老師。東明老師繼續問著「3萬塊的主持人應具備什麼條件、能力,是3千塊主持人所沒有的?」智鈞相當的訝異,原來3萬塊跟3千塊之間,竟是這些細節拉開了它們之間的差距!

智鈞遇見東明老師之前,許多方面相當的生疏,包含儀態、姿勢、台風、話題 內容,距離3萬塊的目標,有很大一段差距,上完課東明老師後給予的啟發,讓智鈞開始深思「我該具備什麼條件,接下來我該做什麼樣的事情?」

兩年後,智鈞主持了另一場活動,這些年來他所努力的,已往他想去的目標前進了。

張智鈞: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與麥香魚的啟發_img_1

「麥香魚的啟發」

張智鈞: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與麥香魚的啟發_img_2籌備尾牙案子的智鈞,被一陣從旁冒出的嬉鬧聲吸引著注意,望向那聲音的來源,是一群高中生正開心喧鬧地談著彼此周遭的趣事,但由於聲音實在太大,令智鈞的注意力些許被分散了,忽然智鈞聽見,學生群中有一位同學問他的朋友「诶?為什麼你每天都吃麥香魚啊?」

「因為我喜歡吃麥香魚,所以我點麥香魚,每次我都點麥香魚」朋友如此回應著。

這句話智鈞深感興趣,智鈞思考後,發現這段句子的組成相當有趣,因為這不正是完美的表達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應有的準則與過程嗎!?

「因為我喜歡吃麥香魚,所以我點麥香魚,每次我都點麥香魚」

這句話帶給了智鈞,什麼樣的啟發?

知識與美味同行,遠見請客西堤

智鈞舉例並解釋著:「因為我喜歡玩水,所以我開始游泳,我每天都在游泳。」

隨著每次的練習,我的泳速可能越來越快,甚至可能成為國手代替台灣出國比賽,但結果並我沒有,但在持續游泳的日子獲得了健康,持續的做一件你喜歡的事,將使你改變不同。

在麥香魚給予的啟發後,智鈞開始思考著,該如何將這想法,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於是智鈞將這段話,寫了下來,組成了一段公式,這是一個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公式:

我想要_____(願景)

所以我_____(行動方案)

每天我_____(持續)

張智鈞: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與麥香魚的啟發_img_3(智鈞分享給大家的「夢想公式」)

智鈞解釋著公式,應該如何的被套用。

「我想要」是目標,必須使他它清晰了解你想要什麼。

「所以我」是執行,依據你想要的目標,擬定方案、計畫並實行。

「每天我」是恆心,你必須持續的做,才能抵達你想要的位置。

來看看張智鈞當天精彩的分享!

專欄介紹:

張智鈞: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與麥香魚的啟發_img_4

>>更多交點的故事及活動資訊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