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灣人平均餘命是幾歲?79.8歲!別急著驚訝,再問你一題,你知道台灣人在病後,平均需要長期看護幾年?答案是7.3年!這下子,你可能不只是驚訝,而是恐慌了!
活得久卻病得重,這使得「長壽」對許多台灣人來說,不是一份祝福,反而是一種風險!長壽風險愈來愈迫切,難怪台灣人急著買保險,保險滲透率高居世界第一,平均每一位台灣人都握有4張保單,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但是,眼見健康(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特病傷病險與長看險(或稱長照險)等健康類型的保單理賠愈來愈多,保險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燈,精算過後發現,幫保戶顧健康,或許才是降低理賠的營利之道,開始有了買保險、送健檢的相關服務。
近日,國泰人壽新推出的一項「特定傷病定期保險」,與四大專業遠距照護機構合作,前100名投保保戶可免費獲得一年價值約兩萬元的遠距照護服務。
「把保險『事後補償』轉變為『事前預防』,保險公司不是在保戶生病時才出現給錢,而是角色更積極,在保戶生病前就幫他們做好健康管理!」國泰人壽商品部經理涂薏如表示,這項商品是業界第一個直接結合專業健康管理服務的保險商品。(其他保險公司,有病發後或者特定VIP大戶才提供遠距照護服務的商品)
說穿了,幫保戶顧健康,也是保險公司在幫自己買保險。而這種保險結合健康管理的服務模式,雖在台灣剛起步,在全球卻已是發展中的趨勢,像是美國VitalityGroup,英國PruHealth等單位已行之有年。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遠距健康照護中心主任簡怡光解釋,遠距健康照護就是由醫療院所發配醫療載具給客戶,讓客戶將諸如血壓、心跳等生理數據自動上傳到健康管理中心,有專人24小時監控數據,一旦有狀況就隨時打電話給予健康建議。據高雄醫學院追蹤參與遠距照護的病患,發現參與後的血壓異常比例從參與前的28%降到5%。
而保險公司怎麼利用這套系統?國泰人壽副總林昭廷說,將能追蹤保戶的建康狀況,並以之作為保費優惠、提高保費利率等回饋措施的依據。
其實,保險+健檢的新服務模式也隱含一套生意經,例如未來保戶若願意提供健康數據,那麼保險公司甚至可以成為商機平台,引薦諸如保健食品、穿戴式健康裝置等合作夥伴,一起做大健康管理的大餅。
而這個模式也為「保單實物給付」預留空間,未來若法規放行,理賠將不只能以現金給付,還能以遠距醫療服務、進駐養生村、送保健食品等實物來為保戶做損失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