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讀者回響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2-07-15

瀏覽數 9,300+

讀者回響
 

本文出自 1992 / 8月號雜誌 教育,下一代會更好?

開發長江刻不容緩

長江三峽所蘊藏的充沛水力為舉世所共知,因此如何予以開發利用,乃海峽兩岸人民所關切的問題。

近年來中共之所以急切著手開發,除了經濟的理由外,也以民生安全為考慮重點;如長江每年定期氾濫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實難以估計,為求一勞永逸,只好投資於水壩的修築。

當然,凡事有利也必有弊,反對開發的人認為此舉勢必破壞流域附近許多富有歷史價值的名勝古蹟,並造成大量人民的遷徙,影響地理與人文景觀甚鉅。

兩害相權取其輕,名勝古蹟固然價值不菲,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亦極可貴,只要有心去做,也未嘗不能達到兩全其美;如埃及當年修築亞斯文水壩,其舉世聞名之阿布.辛貝爾神殿在各國專家通力協助之下幸得保存,所以事在人為。

據考察比較,長江流域已開發的尚不及十分之一;遠低於世界其他各國,連巴西也比不上,因此如何積極開發利用,乃刻不容緩之事。

淡水 鄧鴻源

知識分子的抱負與責任

閱讀遠見七月號,學府政壇篇;「澄杜之變,知識之惑」,在此認為,知識分子遇事應該要能客觀分析,如陷於情緒化,將影響社會正常發展至鉅。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該文章中稱,由於「摻雜省籍情結……國家認同的統獨問題」等因素,使得一些學者侷限於本位主張,而不能從社會整體發展考量。對此,個人深感可惜。

知識分子應該是國家社會問題的診斷者,而不是國家社會問題的製造者,這是最起碼該有的抱負與責任。

台中 張治清

蔣經國在又能怎樣

頃閱貴刊七月號專訪蔣孝勇一文,其憂時憂國之情懷躍然紙上,然而時易勢轉,內容不無值得商榷之處。

國民黨(或者說是政府)執法色厲內荏、欺善怕惡,民進黨行事則目無法紀、無法無天,社會上充斥好逸惡勞、妄圖不勞而獲之風氣。過去戒嚴時期,「領袖」一個口令,全民一個動作,那種「強人政治」業已一去不復返;即使蔣經國先生仍在世在朝,徵諸其於一九四八年在上海管制經濟所謂「打老虎」之史實,面對今日紛亂擾攘之局,「不走現在這條路」,或「不至於走到目前這個地步」云云,恐怕亦由不得他老人家的。

中華民國的僑選民代是由治權機構遴派,真正僑居海外的同胞根本無從置喙,無論國代、立委、監委等都是有「僑選」之名,而絕無「僑選」之實;蔣孝勇強調「代表性、象徵性是重要的」,但僅具象徵性而缺乏代表性,這是那一門子的「民主政治」、「僑民參政」?這些官派的「僑民代表」真能為僑喉舌、為僑服務嗎?

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業已崩解,「中共必亡」之論又甚囂塵上(台灣),論點是否屬實,時間自予證明之。然而中共的失敗也未必就是台灣的成功,有朝一日大陸中共政權若土崩魚爛,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有能力收拾爛攤子,還我舊山河嗎?

台北 符達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