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有這樣的經驗:跑了兩圈操場、沖了個熱水澡,腦子正處在一片舒服的空白時,突然,一個前所未有的點子冒出來,解決了苦思多時的難題。你忍不住要怪自己:怎麼早沒想到呢?
這是典型的創意突爆的例子。
不過,不要以為創意一定相逢於偶然,也不要用「我這個人就是天生的死腦筋」。來打擊自己事實上,創新求變是上帝賦與人類的生存本能,是可以激發和訓練的。
想要再創你的創意,第一步是要放開心。
有個相當成功的廣告人在他的床頭貼著:沒有什麼不可能;床尾貼著:沒有什麼不可以;更重要的是,當他躺下來,天花板寫著:明天再說!
不少驚世的創意誕生於廚房或廁所,因為在這些地方我們最放鬆。不妨在裡頭擺本筆記,隨時記下有趣的念頭,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頗有新意。
開放的另一面是廣泛接納各種資訊。有的人聽別人說話時常心不在焉,結果漏失了許多激發創意的母火,想有創意嗎?先豎起耳朵、睜大眼睛。 一項調查發現,常有創意的人,犯錯的比例比一般人高;那當然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們較勇於嘗試,也較不在乎失敗,所以能發現別人找不到的點子。
「失敗不等於沒有價值」,要培養創意,需要先培養這個價值觀。
改變習慣,創意就來
創意受阻,最常見的原因還是習慣作祟。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走出舊框框:
.每天做一件不同於習慣的事。試一下不用牙膏刷牙、走一條不同的路線上班、喝一碗最痛恨的苦瓜湯、故意改變你說話的速度……。
.練習以非常仔細的眼光,重新審視熟悉的事物,例如看看你的配偶,他有什麼小動作是你過去忽略的嗎?
.偶而找個小孩聊聊天,問他們對一些事情的意見,你可能會得到出人意表的想法。
.遇到問題卻百思不得其解時,不妨出聲自問自答一番。這個方法最主要是能以旁人的立場來了解自己的意念,有助於找出思想的死角。
專家也告訴我們,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創意常常是互助的產物,所以不要吝於花時間和他人聊天、討論。不過激發創意的討論,以六個人以下效果最佳。
很多人以為,所謂的創意一定是驚天動地,或令人拍案驚奇的。其實,新的點子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的行動、思考當中,只是我們都太忽略自己是多麼有創意的一個人。所以從現在開始,留意自己在小事上所表現的小點子,隨時鼓勵自己一下:我還是有個靈光的腦袋!
(取材自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