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核電要不要?除了日本近日重啟核電,美國國內也有新的爭辯。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核能產業由於受到天然氣、風力發電的威脅,在能源市場中愈來愈不具有競爭力。然而,核能產業代表近日積極向國會遊說,表達對於減少溫室效應沒有幫助,恐難達到國家零排碳的目標。
美國歐巴馬總統,曾宣示其推動綠色能源的構想,期望美國於2035年時,80%的電力來自於乾淨能源,這些來源包括:風力、太陽能、淨煤和天然氣(clean coal and natural gas)以及核能。然而,核能在當中的發電佔比,受到其他能源的發展,將逐漸式微。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2013年的統計,美國目前核電佔比為19%,燃煤佔37.4%為最大宗,其次則是天然氣30.4%,水力6.8%,風力3.5%,其餘則是其他再生能源。
全球減核已成趨勢, 美國僅存的反應爐製造廠通用電氣GE則表示,出口銷售核反應爐不再是該公司重點,而是賣燃氣渦輪給逐步減少核電的國家,例如2011年一整年的營收約1420億美元,核能部分占10億美元,未來將愈來愈少。
此外,美國興建核電廠成本的漲幅愈來愈高,且天然氣價格下跌,使得核能發電很難在能源市場有競爭力。
不過,根據位於華盛頓的民間研究機構氣候和能源解決中心(The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近日發佈一篇研究報告結論指出,「倘若將核電從能源選項中去除,美國每年將增加百萬噸的碳排放,恐非全球氣候變遷所能承受。」
美國的核能產業也積極展開新的遊說方案,僱用了包含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前參議員,組成了「核能事務」團體(Nuclear Matters),開始在美國的主要報紙做宣傳成員之一的伊凡巴赫 (Evan Bayh)表示, 希望「開啟一種新的國家性對話。」
到底核電要不要?碳排放造成全球暖化,然而核廢料與核災風險同樣危害地球。之間到底孰輕孰重?不止台灣沒有共識,這是此世紀全球最難解的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