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沉淪到甦醒-美國嬰兒潮新道德風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2-01-15

瀏覽數 11,500+

從沉淪到甦醒-美國嬰兒潮新道德風
 

本文出自 1992 / 2月號雜誌 第068期遠見雜誌

歷經七0年代的放浪形駭,八0年代的唯物主義,美國戰後嬰兒潮如今又推起了新的浪頭。曾經,他們高唱「只要覺得爽,儘管去做;」現在他們卻相信,「如果覺得爽,那一定是壞事。」

新的「否定主義(non-ism)」興起,反菸、反酒、反肥胖。只要他們認為有害的,一概視為敵人,管它是尼古丁、酒精、古柯鹼或膽固醇。

三十八歲的國會議員喬.甘迺迪是個典型。這位甘家第三代的政治人物,支持政府每年投下一百多億美元推動反毒,「我有個弟弟死於吸毒,我知道那有多危險。」

儘管美國人大多記得,老甘迺迪在二0年代以販賣私酒起家,喬最近卻大力推動一項法案,要求所有的酒類廣告都得附加警語:「飲酒可能上癮、導致胎兒畸形,及其他更糟的結果。」

國會不見得會在近期內通過甘迺迪的提案,但也絕不致有人笑他是不務實際的唐吉詞德;相反的,在同輩中他可說是領風氣之先。

健身禁慾新道德

仔細觀察這個新趨勢,背後至少有兩股推動力量。

其一,「健康」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過去,只有老弱之輩才關心健康,如今,「全方位的健康」卻是所有美國人的至愛。除了健身,還包括了幸福感、減輕焦慮、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成就感。

七0年代吹起的強身減肥風,追求的只是身材苗條,而今他們更要求心臟強健、動脈暢通,活得久、活得快樂;關心的層面小自冰淇淋的含熱量,大到臭氧層的破壞。

大多數人對臭氧層問題無計可施,但至少可以少吃一點冰淇淋。雖然犧牲了口腹之慾,都滿足了道德感。「對某些人而言,健身成了禁慾,」紐約一位市場調查員指出:「清晨五點半起來慢跑不是件簡單的事,如此做的人往往看不慣那些做不到的人。」

另一股推動這股「道德重整風」的力量,是對下一代的關懷。

十幾年前,嬰兒潮一代沈迷於瑜珈、自我成長、福音佈道等,提升自我心靈層次的活動,現在即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雖然美國青少年吸毒的比例近年慢慢降低,酗酒問題卻轉趨嚴重,青少年抽菸成風也愈來愈受抨擊。

「嬰兒潮一代覺醒到自己不再年輕,而且總有一天會死,」另一位市場研究員分析:「他們若想不朽,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也許有人覺得,嬰兒潮一輩這種清教徒式的轉變不可思議,但一位研究美國歷史的作家觀察,「如果一群人在三十歲時是自戀狂,五十歲必是道德主義者,嬰兒潮證明了這點。」當年迷戀於平等主義、女權運動、工潮、扒糞新聞和福音狂熱的人,成熟後展現出嚴肅深沈的一面。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政府民間採取行動

為了落實這個新觀念,政府和民間都採取了行動。

沈寂多年的「菸酒武器管制局」,最近開始對啤酒業下手。半年前,它警告一家啤酒公司,若不修改「它不會使你變鈍」的宣傳口號,雙方將在法庭上見。七月間,該局又駁回了一種新烈酒申請的名字「力之王」(Power Master)。

青少年飲酒是另一個打擊目標。公共衛生局局長成立了工作小組,專門調查青少年的酒類市場。而交通部早在一九八六年就把合法飲酒年齡提高到二十一歲,不遵守規定的州政府將得不到聯邦公路補助經費。

不久前,一個「學生反酒醉駕車」的組織,在教育部的壓力之下,與著名的啤酒廠商安布(Anheuser-Busch)切斷合作關係。安布原本提供該組織近半數的經費,但它推行的一項運動中,要求「喝酒的青少年打電話找人接他回家」,卻不被教育部認可,因為「他們根本不該喝酒的」。

民間團體方面,「公共利益科學中心」對於淨化廣告不遺餘力。諸如「咖啡能撫慰你心」或「啤酒給你力量」的廣告辭都飽受抨擊,他們下一個目標就是烈酒的廣告。

該中心的領導人、微生物學者傑克柏生批評,許多廣告傳達了錯誤的訊息,讓人以為若要有快樂、成功、性感的生活,酒是少不了的。「事實上,我們必須告訴人們,酒是有害的。即使不喝酒,或只喝極少量的酒,也可以有個快樂人生。」至於香菸廣告,更被他指為:「未來十年內,根本該禁絕。」

汽車殘害地球的肺

消費者的觀念轉變,企業界自然得改弦易轍。一位食品商明白地說:「「只要好吃就能賣」的時代已過去了。」顧客希望能從一份食品內,同時得到美味和健康。

於是,過去被視為營養豐富的食品成分,如蛋黃、牛奶中的脂肪,如今身價大跌;而以前不被重視的成分,如蛋白、脫脂牛奶,逐漸變為新寵。

全美兩大啤酒公司安布和美樂(Miller),在輿論的壓力之下,也不得不盡力表現得像好公民。

安布的「知道何時喊停」運動,藉媒體廣告和名人宣導,來扭轉酒醉駕車、青少年飲酒之風。其中一招最絕,鼓勵酒保只供應不含酒精的啤酒或汽水給開車的客人;否則就為醉客招計程車回家,賬單則由安布的經銷商負責。

美樂推動的「喝酒時想一想」,內容與安布大同小異,但更偏重青少年飲酒問題。

反毒、反菸酒、反肥胖,「下一個目標是汽車,」一位觀察趨勢的加拿大教授預言。這個計畫阻力較大,因為勢將衝擊北美的經濟。「但是我們必須體認,汽車正殘害著地球的肺,它們是頭號殺手。」

喬.甘迺迪依然不落人後。今年四月,他提案要求各州撥出聯邦公路基金的三%,鋪設腳踏車和行人專用道。

「如果你騎腳踏車上班,對國家好處多多,既可強身,又可保護環境……。」滿腹理想的小甘迺迪已迫不及待地上路了。

(取材自Fortune)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