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醫療資源不患不足,而患不均。以診所密度來說,馬公市名列全台第一,但20年來,全縣的肝膽胃腸科醫師只從兩位增加到三位。
其中,曾經任職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內科部主任的周國雄,是澎湖人倚重的醫師。當地盛傳:「胃腸有問題,先找周國雄。」
全台胃鏡檢查知名診所醫師
周國雄在診所設有胃鏡、超音波,檢查肝膽胃腸。由於他的經驗豐富,5分鐘就能做完胃鏡檢查,找到病因,因此,澎湖人習慣去找他,往往一個月檢查超過200例,也讓他成為全台胃鏡檢查的知名診所醫師。
周國雄的診所,就在馬公市區臨近第三漁港的街上。不少來自望安、吉貝、七美、花嶼等離島地區的居民,都必須搭一小時的船到馬公來,找他看病,也有漁民開著自己的漁船,停靠碼頭,來這裡做胃鏡檢查。
冬天早上,診所坐滿病人,候診室已沒有位子,晚來的人只好頂著呼呼作響的東北季風,在門外候診。在這裡看病,等兩小時,稀鬆平常,為了治病,老病人早已習慣,會發怨言的大概只有初診病人。
89歲的黃員說,她心跳不規律,多年來以為是心臟病,經由周國雄檢查,才知道是胃的毛病。她的女兒蕭素嬌到台北健康檢查,發現幽門桿菌,回來後也找周國雄治療。她說,周國雄替媽媽看診,醫病間早建立信任,全家都視他為家庭胃腸醫師。
「吸氣、吐氣,」診間裡的周國雄正在幫病人做肝臟超音波檢查,他一襲襯衫領帶,沒戴口罩,解釋檢查結果。不一會兒,跑到二樓胃鏡室,只見他不打麻藥,把一根細長的內視鏡管,伸進病人胃裡,進行探索之旅。
周國雄站在胃鏡旁邊,專注看著螢幕,邊檢查邊按下快門,拍下多張胃部照片。「你生活過度緊張,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胃食道、膽汁逆流,」他對著在台南工作的阿慧表示,準備幫她轉診到奇美醫院,接受治療。
喜歡水上活動留在澎湖
一天下來,周國雄約莫看了150位病人,內心踏實,又有成就感。家住高雄的他,想幫澎湖人治療,即使每週搭機往返,也樂在其中。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前副院長廖洲塘就說,他看診不顯疲態,對第一個和最後的病人,始終如一。
回溯1990年代,他在海軍總醫院、高雄榮總肝膽胃腸科工作,看到澎湖人沒有胃腸科醫師,後送到高雄,十分不便。
1994年,他被派到澎湖海軍醫院(現為三總澎湖分院)支援。喜愛海洋的他,來到這裡,立刻被浮潛、水上活動吸引,便決定待下來,至今已20多年。
那時,澎湖白沙鄉因為居民早期共用針頭,感染C型肝炎,而有「C型肝炎村」之稱。他參與治療,累積經驗和技術,2009年,希望幫助更多病人,便離開醫院,自行開業。
他解釋,病人常要去兩次醫院才能做完檢查,但是診所彈性大,問診、檢查同時進行,超音波、胃鏡立即查出健康情況,許多病人也從醫院跟著他到診所。
周國雄的病人裡,B、C肝炎就有好幾百人,由於肝炎可能變成肝癌,他除了提醒病人回診,要求他們整理檢查紀錄,對照比較,也拿出肝癌風險預測表,叮嚀他們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
然而,病人當中,也有看診次數極高者,原來澎湖離島享有免部分負擔、掛號費的優惠,患有胃潰瘍的阿力,就是如此。
他表示,周國雄開的藥有助穩定病情,無奈他又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一年看診120次,被健保署盯上。他兩個月不去看診,到藥房買成藥卻不見效,硬著頭皮,又來找周國雄。
面對這樣的病人,站在醫師立場,周國雄來者不拒,「病人願意等兩小時,必定有原因,」他說。因此,對一個月看診超過六次的人,他不申請健保給付,自行吸收藥品成本,給病人便利。
隨著藥物進步,周國雄欣見C型肝炎有藥可治,但B型肝炎還無法根治,他希望解藥發明之前,善盡職責照顧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