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專輯引人入勝
頃接貴刊第五十七期,首先被述目驚心的滿地紅封面所引吸,接著一口氣看完。對兩位傳播界花木蘭遠征北極熊的國度,長時間觀察訪問,不由肅然起敬。
盼望貴刊能繼續探討蘇聯的文化、地理,尤其是藝術成就。
台北周健
推土機不能解決問題
拜讀貴刊五十七期蘇聯國家專輯「紅場前的吶喊」一文,深為彩圖所吸引,簡短的圖片故事道盡了共產制度下人民生活的辛酸與悲苦。
這群在克里姆林宮紅場附近聚集的「帳棚族」,赤裸裸地呈現出他們坐活的真實層面,以無言的抗議訴說內心的憤怒及不滿,但最後得到的竟是蘇聯警方的強力驅散和以推土機夷平現場,實令人痛心不已。
蘇聯政府將經費大量用於國防軍事發展,致使物資短缺,人民飽受饑餓之苦。目前蘇聯當局所該做的,應是儘速解決民生問題,徒以推土機強力驅散遊民,只會引起更深的民怨。
台北 林 駿
捐助波灣表現人道
我是一個老兵--現年八十一歲空軍少將退役,由於身體孱弱,主活不能自理,愚夫婦現寄居義大利米蘭女兒家申。平時常讀遠見月刊--我是長期訂戶,欣慕貴刊持論公正,闡揚國家大政,今以一得之愚,以表達我這殘廢老人一片心願。
在報端讀到,波灣戰況方酣,預料戰後災難必然悽苦無比。為人道著想,似應引發全台灣二千萬人民的同情慈善之心,由政府提撥數億美元捐款,供給波灣地區戰後復甦救濟之用。批為人道捐款,全無政治意味,諒不致遭受拒絕。
仰望貴社對於此一芻議作一精細評估!如屬可行,則請鼎力倡導,並與外交部協力推行,以彰顯我台灣全國同胞分道正義與愛心之美好形象。
義大利米蘭 吳祖蘅
魔術老師帶來啟發
連續兩期(第五十五,五十六期)遠見均出現了有關教育方面的文章,尤其是五十六期更深入探討台灣小學基礎教育的問題。我覺得這樣的報導,很有企畫性,希望遠見雜誌能繼續往「綜合性雜誌」的方向努力。
說到小學教科書,其是有一肚子苦水。我是一個剛剛踏入教學之路的小學老師;原本滿懷理想、大志,期望帶給我們的下一代一個扎實、充實的學問基礎及快樂的童年。
但是,一翻開教科書,總覺得書上的東西跟不上社會變化的腳步;於是我丟開教科書,以我自己的方式來教,同學的反應相當不錯。
問題是,每當月考來臨時,學生都會問我,「這次月考的範圍在那裡?」、「老師,隔壁班都有畫重點耶!」顯然,同學非常重現考試的成績,而他們的壓力來自父母的期望及同學彼此間的競爭。這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
五十六期中,「假如老師是魔術師」,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既然我已決定將教育當成終身的職業,也許應該多多參考其他老師的教法,拋開自己的無力感。
台北 謝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