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說去年政情亂?今年八成會更亂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1991-01-15

瀏覽數 15,300+

誰說去年政情亂?今年八成會更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2月號雜誌 第056期遠見雜誌

民國七十九年,政治上一片亂象,以二月間「主流派」和「非主流派」的政潮開始,到十二月立法院打架癱瘓結束。二千萬人觸目驚心之餘,不免灰心喪志--國家怎麼得了?

人逢逆境,總期盼否極泰來,希望美國八十年的國家政情能「止跌回升」。但非常不幸的,任何人根據現有材料作一點粗淺的分析,都會憂心忡忡。今年的政壇不僅不會「撥亂反正」,恐怕還會亂上加亂。

中華民國自許為一民主國家,邦人君子也在為這一目標努力,民主國家的運作以憲法為軸心,我們的憲法由於制憲時對各方的遷就,由於要配合內戰環境的削足適履,缺陷不少,以這種開發中國家的機器,自難望產生先進國家的成品。

現在憲政政革提出時間表,要闖這最艱難的一關了,這不僅是民國八十年的大事,也是這一世代的大事業。但是怎麼來完成這項巨大的政治工程,朝野上下太缺乏互信與共識,所以前途充滿各種可能的變化。

全程暗雷滿布

根據執政當局的方案,是採「一機關、兩階段」的方法修憲。「一機關」是國民大會,「兩階段」是四月間國民大會召開臨時會,廢止憲法臨時條款,總統據此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國大制訂過渡性的條文,賦予第二屆國大代表法源,對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安全局和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給予法律基礎,並授予總統緊急處分權。

十二月選舉第二屆國大代表,實際負責修憲。這樣的安排,充滿了妥協色彩,雖然是不得已,但全程暗雷滿布,隨時隨處都可能觸到爆發點,轟然一聲炸毀整個架構,委曲而未必能求全。

首先自然是資深國代的意願。根據當前的方案,四月國大召開臨時會,年底選出第二屆國大代表。資深代表即全部退休。年來在野人士的逼退,已使老代表滿懷憤懣,現在叫他們開會規定自行退休,撇開實際利害不談,就是意氣之爭他們恐怕也不會「束手就擒」。在「去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最後戰場上,老代表們會不會按照當局編好的劇本來演戲,恐怕很難說。

而以民進黨為主的在野人士,本來就否定資深國代的合法性,更不用說代表性了,由他們賦予第二屆國代法源,在野人士未必同意。要是老代表堅持自行修憲,民進黨的反擊與抗爭之激烈就可想而知。而資深國代也必起而「自衛」,雙方纏鬥,其過程與結果,豈堪聞問?

即使老代表「相忍為國」(可能嗎?)全體引退,修憲國代的選舉亦非易事。按照憲法第一七四條的規定,憲法之修改必須有國大代表三分之二出席及出席代表四分之二一的決議才行。

換言之,任何政黨必須在國代選舉中得到四分之三的席次,才能主導修憲。國民黨據說將積極動員地方派系的力量,希望贏得七成五到八成的席次。而傳聞民進黨也已經擬定選舉的戰略目標,將結合在野力量,全力攻取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席次,使達到足以否決修憲案的實力,以少數牽制多數的策略,來主導憲政改造。

修憲和制憲之爭

台灣自實行地方自治辦理選舉以來,我們經歷過的選舉多矣!每次選舉,無不加深地方派系的對立,擴大朝野之間的裂痕,使省籍問題更尖銳,使金權政治更惡化。往日如此,這次兩黨卯足勁競選以爭取修憲主導權,紛擾不僅不會例外,恐怕我們社會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千辛萬苦地使老國代退職,第二屆國大代表選出,憲政改造是否就能順利進行呢?不會的,困難仍多。

執政的國民黨為了維護國家的法統,減少動大手術失血的可能,只準備「修憲」,而且不動憲法條文本身,僅打算增列條款。但是民進黨的想法不同,他們主張「制憲」,就是重新制訂一部新憲法。

兩者的區別和後者的傾向,是顯而易見的,於是統獨之爭就難免了。同時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中共這一「叛亂團體」就必須重新定位,兩岸關係的調整,在某些部分上,可能激化統獨話題和升高彼此的意念情緒。從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只要碰到這件事,大家往往如過河卒子,誰也不能退讓,在獨木橋上互撞得鼻青臉腫。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除了統獨的政治立場歧異之外,對憲政體制的爭執也不會少。譬如:

總統要不要由人民直接選舉?

到底要總統制還是內閣制?

監察院和考試院存乎?廢乎?

國會結構方面,職業團體代表和海外代表以及不分區代表如何設置?

中央和地方政府職權如何畫分?

凡此種種,目前各方都缺少共同的見解,每一議題,都可能是朝野政黨的一場戰役。

議場變拳壇

再者,任何憲政國家,負責立法的機關總是推動政治的主角,我們的立法院也不例外。這兩年來,立法院的風評極差,「議場」變成了「拳壇」,立法功能實質上已經癱瘓,各種重要法案不能動彈。但儘管如此,它畢竟是聚集政治人才最多的地方,最具觀瞻所繫的地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現在僅由國民大會修憲,而將立法院排除,在憲政改造的民意基礎上,不無可以討論的地方,而立法委員也未必能默爾而息,爭奪修憲權力的衝突,恐將難以避免。

稍一檢視修憲的難題,即可列舉一大堆。像這樣關乎國家前途的重大事件,一般認為國民黨將於二月底前召開三中全會,以溝通黨內意見,俾能糾合力量,以貫徹黨的決策。

但是召開全會,不可能不觸及黨內民主問題,中常委要不要票選?甚至將來的主席要不要票選?都會成爭執的焦點,回憶去年執政黨「家變」的慘烈景況,不由叫人為三中全會擔心。

果然,現在三中全會據說不開了,這固然可避免上述的危機,但黨內「民主意識」強烈的人,認為「政治資源」分配不公的人,以及自覺過去未被「重視」或蒙受「委屈」的人,都可能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外有「強敵」的國民黨,恐怕還內有「隱憂」,如不小心處理,內部的整合就夠它受的,那裡還有力氣去推動憲政改革這樣吃力的工作?

決定國運的一年

修憲或制憲都是一項艱難而精緻的政治工程,照一般常理說,必須有充分的環境條件,包括政治安定,朝野歧見少,政黨間的制衡在正常軌道上運行;這些我們都沒有,相反的,我們是想用修憲來創造這些條件,是本末倒置,自然戛戛乎其難矣!

今年國大臨時會修憲,不僅可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而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使兩岸正常交往,亦有助於國家的和平統一,所以今年可說是政治決定國運年,成功或失敗,關係匪淺。雖然困難甚大,變數極多,使人不能樂觀,但是政黨在抗衡中也未嘗不能吸取經驗,鍛鍊成熟;而人民也可能認識危機,發揮主權在民的力量,導政局於正軌。

是耶?非耶?時代在考驗我們的智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