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經濟/六年國建計劃三問

朱雲鵬
user

朱雲鵬

1991-01-15

瀏覽數 17,600+

經濟/六年國建計劃三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2月號雜誌 第056期遠見雜誌

六年國建計畫將大幅增加公共投資,改善目前公共建設不足的窘境,方向十分正確。在政府大力的宣導之下,「六年後成為已開發國家」的目標,已經深植民心,成為人民對政府未來六年施政的重要期望。

六年計畫背負如此重大的使命,它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問題在於,目前擬議中的計畫,仍有一些疑點存在,連帶地令人懷疑它能否像預期般地成功。

國家財政能否負擔,是第一個疑點。

六年計畫預計在六年內支出公共投資共八兆八千億元,加上政府非計畫性資本支出約九千一百八十餘億元,合計需要財源九兆七千七百五十八億元。

根據報導,此財源中八千五百四十二億元可由經常收支盈餘反應,出售公營事業股票等政府資產可獲得一千七百餘億元,歲計剩餘可使用一千三百億元,公營事業自籌一兆四千餘億元,特種基金或工程受益費可支用八千七百餘億元,其餘共六兆餘億元須發行公債。

目前公債餘額約一千九百億元,加上這些新發行的公債,利息不計,將於八十五年底達到六兆四千九百億元。今年國內生產毛額預估為四兆兩千五百億元,假設未來六年經濟成長率為七%,物價上升率為四%,則在六年之後的民國八十五年,公債餘額占名目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將達到八一.七%,超過目前美國的四三.七%,日本的六0.三%,遠超過韓國的一0.八%。

不希望以債養債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我們需要公共建設,但是不希望政府的財政因而產生危機,演變成以債養債,像美國政府一樣度日如年。

六年國建計畫對民間投資的影響,是第二個隱憂。我國民間投資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在七0年代一直在低檔盤旋,民間投資意願不振,產業升級的進度緩慢。

但是別的國家不會等我們。日本繼續以極高的速度從事產業更新,不斷地往前衝,韓國追隨日本的後塵,已和我們亦步亦趨,其他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如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則加緊追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產業之更新與升級一旦停滯,將使相對發展地位落後,對未來情勢不利。

七十九年公共部門(政府與公營事業)固定資本形成占國民生產毛額約為一0.六%,六年計畫八兆八千億中約有五兆為固定資本形成,即使政府除此以外不作任何其他公共部門投資,六年之中公共資本形成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將達一五%。如果這種幅度的公共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對民間投資產生排擠後果,則民間投資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將自目前一一.二%的低水準進一步下降,對產業升級不利。

第三個隱憂是以目前官僚體系的規模和品質,能否切實執行投資計畫,完成目標。過去三年間,我國公共資本形成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上升了三個百分點,各種計晝落後情形與品質不一的情形已經浮現,未來六年要再上升四.四個百分點,是否真能承受,不無疑問。

六年計畫方向正確,對我國人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十分重要。為了確保這個計畫的成功,政府有必要對上述疑點作仔細的思考;幅度如果太高,即應縮減;對民間投資一旦產生排擠,即應調整其後公共支出規模與內容;官僚體系應付不了的,應開放給民間來做。

我們期待一個更精緻、也更周到的六年計畫的誕生。

(朱雲鵬為中研院社科所研究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