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核刪「憑感覺」, 兒科醫師火大

兒科困境3〉核刪制度盲點

林思宇
user

林思宇

2014-12-30

瀏覽數 26,900+

健保核刪「憑感覺」, 兒科醫師火大
 

本文出自 2015 / 1月號雜誌 比利時 食安第一的米其林王國

「難道要我們看著孩子去死嗎?」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無奈地說,近幾年來,一些兒童最後一線救命藥被健保署刪了,是最讓他難過的事情。

由於兒童用藥市場小,藥廠也不願意做兒童的人體試驗,一些研發藥在用藥說明會註明不適用小孩,但緊急時,醫師仍會試試最後一線機會。

申覆建議放寬 但依舊無解

例如健保署規定三種喹諾酮抗生素禁止用在18歲以下的兒童,就讓小兒科醫師很感冒。

李秉穎就曾經有一個小病人,細菌培養出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um,這個菌對所有的抗生素都有抗藥性,他便替病人專案申使用唯一有效的氟喹諾酮抗生素(levofloxacin),但遭駁回。

理由是「未經貴院評估曾使用其他本保險方式無效」,也就是台大醫院必須先一一試用所有健保可給付的已知抗藥性的抗生素,通通無效後才可以使用。其他小兒感染科醫師看到回函也搖頭說,如果按照審核建議,病人早就當小天使(往生)去了。

更令兒科醫師不解的是,世界衛生組織都已有結論,認為雖然需要更多研究證明此藥在兒童病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已有足夠證據可以使用此藥;美國兒科醫學會則建議在這樣的情形下,可以讓兒童接受治療。

為此,台大兒科在申覆單上寫得清清楚楚,並附上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兒科學會說法;而台灣最專業的兩個醫學會——兒科醫學會和感染症醫學會,也都曾經正式行文給健保署建議放寬限制,但健保不給就是不給。

針對此項用藥,詢問同樣是小兒感染科醫師的衛生福利部次長林奏延,他說,雖然全世界已有數萬名兒童使用過,無明顯副作用,但因為其在動物實驗中有產生關節副作用,所以在小孩使用要很小心,他支持有限度開放;也就是當無其他藥物可使用時,只限兒童感染專科使用。

11/15(六)免費入場|聽劉若瑀談優人神鼓的初心與遠行

退燒就該出院?漠視風險

健保在核定給醫院給付時,雖請所謂專家審核,以杜絕濫用與浪費,原本立意良好,但實行下來,卻讓很多醫師感嘆對醫療自主權的漠視。

除了救命抗生素外,檢驗、住院天數等都常遭黑箱核刪,讓兒科醫師莫名所以,真想反問:「病人都在外面排隊了,除非必要,怎麼可能不讓病人儘早出院,小孩檢查多且耗時,誰會想幫病人再多做檢查?」

讓兒科醫師抱怨的核刪案例,其實還不少。

例如一名不到1歲的小男孩有先天染色體異常、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因為肺炎住院,醫生做了檢查和細菌培養。但費用送到健保署後就刪除幾項檢查的費用,讓主治醫師傻眼,「孩子在發燒邊緣的體溫,如果不檢查,出事誰負責? 」 又如一個3歲孩子肺炎住院5天,送審查後刪除2天給付,檢驗、診察、護理費、病房費全刪,理由是出院前兩天已退燒。 這讓主治醫師傻眼,「肺炎退燒當天就一定可出院?這會笑死人,」肺炎退燒不等於完全好了,一般來說要再觀察1、2天,也要看其臨床狀況,有些孩子又會再燒起來,退燒沒幾個小時就出院風險太大。

醫師嘆:把病人顧好還賠錢

多數醫師對這樣的核刪痛心,且由於整個住院費一起刪,金額極大,還會放大回推,常住院1、2天若是1萬~2萬元,放大核刪6萬~7萬元,「把病人照顧好還賠錢,真是莫名其妙。」

碰到這種狀況,兒科醫師氣歸氣,還是乖乖寫申覆,但寫到手軟,健保署仍舊無感,「講到不想講,兒科醫師好可憐。」 包括李秉穎在內的名醫,以及兒科大老、馬偕醫師黃富源等都難逃,更別說其他醫師,核刪也會影響整體績效,嚴重打擊士氣。兒科醫師每個人苦水一堆,苦笑說:「每天在求健保過日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