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網通股標竿,搭物聯網拚300億營收

A+企業模範生2〉中磊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4-12-30

瀏覽數 19,150+

網通股標竿,搭物聯網拚300億營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5 / 1月號雜誌 比利時 食安第一的米其林王國

來到南港軟體園區,這裡聞名的廠商多是IT、軟體或生技公司。近年來以「物聯網」(IOT)題材而水漲船高的「中磊電子」,總部也坐落於此。

本屆A+企業,《遠見》挑選中磊作為電子科技業代表,原因是中磊背後彰顯的網通大趨勢。要成為長青企業,除了體質好、管理強、更需視野與決策力,這些正是中磊的強項,無怪乎成為同業中法人持股最高的績優股。

72歲的中磊董事長王伯元,是帶領公司一路成長的靈魂人物。他驕傲地說,除了創業頭兩年,從1994到2014這20年,中磊沒虧過錢。法人估計,2014年前11個月業績便超越前年總合,未來有望打破台灣網通廠的10億美元天險,年營收衝破300億元。

王伯元曾在美國IBM服務20年,1980年代受李國鼎號召,回台協助科技業發展,之後化身創投角色,至今投資逾160家公司,是華人圈有名的創投大老。

1992年,當台灣還沒有網路概念時,王伯元便大膽投資中磊,2006年一舉登上全球列印伺服器龍頭,如今搭上行動上網、智慧家庭、物聯網、雲端運算等熱門趨勢,成了當紅炸子雞。

不過,一般創投多到某階段就離開新創事業,獲利了結,王伯元卻在中磊一待22年,始終擔任董事長,投入心力不言可喻,讓中磊成了他個人創業代表作。

事實上,中磊創辦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創立第九年位於汐止的辦公室遭火燒,搬到南港後又碰到淹水。擔任發言人的中磊副總經理陳正弘妙喻,「現在大家都說我們已經水火不侵了。」

顛覆銷售模式 直銷終端客戶

多年來,中磊主動顛覆既有的產業銷售模式,大膽選擇不成功、便成仁的策略。

長年來,台商總是徘徊於代工或品牌這兩條道路,純代工毛利太低、得仰人鼻息,做品牌又投資太大、失敗風險也高。然而,中磊卻找到一條「Direct Sale」(直接銷售)的中間路線。

過去,中磊多是幫網路設備廠代工,貼上別人牌子賣給電信營運商。但王伯元跟同仁討論許久,決定跳過中間商,直接找上終端客戶,避免被多剝一層皮。

訂雜誌送好箱|遠見xArowana 1:9前開式輕掀箱!$2,680帶走時髦登機箱>>

這個策略更接近市場、提高經營利潤,卻也跟昔日客戶變成競爭關係。一開始,許多設備廠都跳腳,直接抽單,中磊同時得經過電信商冗長的認證與測試過程,才有機會接到新訂單,處境如同蠟燭兩頭燒。

能夠挺過去,是因為王伯元察覺產業板塊正在位移。過去網通產品的買主多是IT廠,近年則有愈來愈多的電信業,因此他有信心成功。

果然,在雲端運算、行動上網、萬物聯網等加持下,網通廠商的主導力幾乎凌駕PC業,讓中磊的業績不僅回溫,更勝以往。

掌握趨勢 押寶LTE立大功

除了改變商業模式,能在眾說紛紜的資訊潮流中,正確掌握未來趨勢,更是中磊翻紅的關鍵。

如七年前業界討論4G標準時,IT廠商與台灣政府力倡WiMAX,中磊卻覺得LTE才是未來主流。陳正弘苦笑,當時加入WiMAX陣營的同業都股價大漲,「只有中磊是孤獨的。」

後來證明,中磊押對了寶。近年行動上網快速普及,網路塞車的窘況愈加嚴重。中磊對此推出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產品,已排得上全球市占率前三強,最近正準備在台灣上市,輔助電信商的大基地台,提高國內的網路傳輸效率與服務品質。

陳正弘估算,倘若每個東西都連上IP網路,全世界到2020年將產生1000億個連網設備,網通設備需求只會愈來愈殷切!

關心社會議題的王伯元還舉例,全民關心的核四議題,也能透過網通技術找到解答。他引用一份美國報告,假使美國每戶都裝智慧電網(Smart grid),透過資訊系統的調度,全美每年可減少1∕4用電。「政府一直說明後年會缺電,應該多想想智慧電網這個方法,」他由衷建議。

王伯元歸納出三個長青企業該具備的條件:專注本業、財務穩健、與前瞻性,他不做太多轉投資,不懂的生意也不碰,「跟銀行借太多錢,晚上會睡不著。」操盤多年的中磊,就同時具備這三項條件。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