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35家A+企業獲利

2015年《遠見》A+企業調查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4-12-30

瀏覽數 24,600+

跟著35家A+企業獲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5 / 1月號雜誌 比利時 食安第一的米其林王國

2014年是股債多頭的豐收年,只要布局得當的投資人都能過個好年。因為台股加權指數不僅在7月15日創下2007年10月(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達到9593點,11月底的加權指數也比2013年同期高9.28%。

不僅如此,1520家上市上櫃公司也交出亮麗成績單,多數的企業都口袋滿滿,2014年累計前三季獲利(稅後盈餘)為1兆3799.35億元,年增幅達到24.74%,為台股有史以來獲利總金額最高的一年,預計整年度將突破1兆8000億元大關。

四指標篩選 35家企業出列

展望2015年,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台股受到美國可能升息,歐盟、日本、中國大陸仍維持貨幣寬鬆政策的影響,資金流竄速度將加大加劇,震盪起伏在所難免,投資人要特別留意國際資金的流向。

由於股市變化瞬息萬變,並不是所有投資人都能即時掌握,如何降低風險且睡得著覺,甚至有機會賺到股價的資本利得,成為2015年《遠見雜誌》A+企業調查的重點。

這次一共設定四項指標,選出「既賺錢又對股東大方」的A+企業。

四項新指標,第一項是2014年累計前三季稅後盈餘成長≧10%;第二項是2014年現金殖利率(不含配股)≧4%;第三項2011、2012、2013年的EPS≧2元、2014年前三季EPS≧1.5元;第四項則是2014年累計前三季的毛利率、營益率都要比2013年同期成長。

在產業競爭激烈的年代,企業連續四年獲利已屬不易,2014年前三季還要比2013年同期賺錢10%以上,更非易事,而且毛利率、營益率(純本業獲利,不含業外投資)也要成長,更加難上加難。

但是根據前三個指標篩選出來的賺錢企業,除非願意大方發放現金股利,跟股東一起分享成果,否則投資人還是無感,所以《遠見》A+企業標準還將現金殖利率設定在≧4%,相當於一年期定存利息的2.9倍。

總計1520家的上市櫃公司,必須同時達到這四項門檻,才能成為投資人心目中最有感的A+企業。經過層層篩選後,最後只有35家公司入選。

其中,2014年前三季的稅後盈餘成長最多的是聯鈞(91.87%),其次是矽創(83.02%)、厚生(82.64%)、勤誠(68.79%)、台光電(53.52%)。

現金殖利率最高的前五名,依序是致新(8.94%)、矽格(8.84%)、慶生(8.71%)、好樂迪(8.06%)、揚博(6.8%)。最高的8.94%相當於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1.38%)的6.48倍,對退休族頗具吸引力。

這次入選的企業又集中在哪些產業呢?

電子股帶頭 各產業雨露均霑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2014年是百家爭鳴的一年,由於蘋果訂單大增,台廠科技股受惠良多,加上美國景氣回升,台灣出口暢望,各產業雨露均沾,讓此次入榜的A+企業不再大幅集中電子股,而是分散各產業,連成衣、製鞋、汽車組件、水泥、鋼鐵、油脂飼料、農藥肥料、租賃、觀光旅遊都有公司入列。

由於2014年台灣的貿易出口明顯成長,不少產業跟著受惠。根據財政部最新進出口統計指出,出口連10紅,累計1至11月,電子產品表現最佳,出口累計至11月,較2013年同期成長3.3%,其他如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交通運輸設備也穩定成長。台灣累計1至11月對美出口也增加了6.4%,對歐洲、亞洲則分別成長4.4%、3.2%。

其中產業獲利總金額最高的是電子股,826家電子股的市值占比近六成,2014年前三季稅後盈餘為7194.9億元,增幅為32.64%。

金融股也表現不俗,累計前三季獲利達3028.44億元,較2013年同期成長44.28%。另外,傳產雖不似電子股、金融股風光,也比同期成長1.04%,金額達到3576.01億元。

雖然近幾年金融股的表現不錯,但由於產業特殊,沒有營業成本,無法計算毛利率,而且資產規模大,EPS多在2元以下,導致多年來金融股均無緣進榜A+企業。

其實,從現金殖利率的角度出發,A+35強企業對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投資人來說,是不錯的參考。尤其2014年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普遍不錯,依照往年慣例,多數董事會都會隨著獲利而提高發放現金股利,2015年的股利發放水平應該會高於2014年。

掌握買進時機 留意景氣循環

訂《遠見》一年,贈知性選書三選二《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工作媽媽學會的事》、《在歲月裡淘金,一閃一閃亮晶晶》

至於何時才是投資人進場、分享現金股利的好時機呢?

群益投顧根據2009至2013年五年的除息行情進行研究發現,如果投資人在台灣50成分股除息前的1至60日,以開盤價買進其中一家或多檔個股,並於除息後第四天的開盤價賣出,可以獲利的機率高達60%以上(已扣除證交稅及手續費共0.585%的成本),如果是在台灣50成分股除息前30日買進,賺錢的可能性更增加到80%。

另外,群益投顧也發現,投資的平均報酬率也會隨著接近除息日而下滑,假設在除息前60日買進台灣50成分股,可得到的平均報酬率為7.29%(未扣除0.585%的成本)、如果是除息前30至59日投資台灣50成分股,所得到的平均報酬率大致會維持在6.4%左右。

這項統計數據的研究結果可當做投資人進場時間的參考,不過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也提醒投資人,35強A+企業近幾年獲利穩定,股價多數已反應,可學習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針對上述個股,找到理想中的價格買進,可享有不錯的現金殖利率,也有機會賺到資本利得。

這次入榜的企業中,也有屬於波動較大的產業循環股,例如揚博、川寶、科嶠、大量等設備業者。蔡明彥提醒,海嘯過後各企業獲利成長,增加資本支出,添購設備生產,機器設備業者也跟著受益,投資人針對這類型波動較大的景氣循環股,要特別留意未來的發展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業也是景氣循環產業之一,尤其近幾年大陸打房不手軟,營建業幾乎哀嚎遍野,照理說水泥業也是受害產業,台泥卻異軍突起,不僅2014年前三季稅後盈餘比2013年同期成長12.63%,營益率也達到17.1%,現金殖利率也有5.08%的高水平。

主要是台泥已成為大陸水泥業前幾大的佼佼者,生產技術領先大陸同業,在大陸有意調控過剩的水泥產量,逼迫低端水泥廠退出市場或被併購下,以及大陸推動保障房(社會住宅)的政策下,台泥業績並沒有受衝擊。

產業新星 物聯網成未來焦點

投資人除了跟著「A+企業」賺現金殖利率外,有些產業還有機會賺到股價,而未來幾年被看好的產業之一,正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所說的物聯網。

他在2014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會上,以「Next Big Thing」為題發表演說,以Google Glass為代表的穿戴式裝置,以及智慧家庭等相關產品「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就是下一個Big Thing。物聯網是一個大構想,不僅限於地上的、可穿戴的、量體溫血壓的,很多東西都能與物聯網連結,預估商機可望於5到10年內萌芽。

這次入選的35強A+企業,與物聯網及智慧家庭、行動支付相關的企業,就有瑞昱、中磊、矽創、振華電等。

例如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已成為物聯網主要的媒介之一。智慧型手機功能愈來愈多元,除顯示地理位置,也能取得周邊環境的紫外線、溫度、溼度等資訊,這都要靠手機內建的感測器,感測器還可以正確測量人體難以察覺的多元訊息,擁有多工感測的功能。

專業的Driver IC設計公司矽創布局多年的感測IC產品線,就有涉及智慧型手機感測領域,目前產品已逐步成熟並發酵,預計將帶動矽創整體的營運成長動能。

而正在萌芽的智慧家庭則是物聯網主要商機之一,在台灣的智慧家庭領域,中磊已領先其他網通業者。

3年前,就跟AT&T(美國最大的固網電話、行動電話服務供應商)合作推出智慧家庭監控服務,更決定在2015年將AT&T的成功經驗推往歐洲、日本的電信業者。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台灣網通大廠中磊在智慧家庭領域已布局多年,以安全監控服務為例,消費者可透過無線WiFi監視器(IP Camera)與專用家庭寬頻閘道器,自行安裝後,運用電信商如AT&T的應用程式,透過智慧型手機簡單監控家中情形,讓安全防護升等。未來這樣的商業模式可望大量普及,台新投顧預估2015年中磊的營收將達到282億元,年成長率20.3%。

行動支付潛力大 積極卡位

其次,行動支付也與物聯網息息相關,振樺電是專業的POS(端點銷售系統)廠,2015年拿下全球最大中餐連鎖企業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POS訂單,業績可望大幅成長。

目前熊貓快餐的據點已經超過1600點,全球總店數目標設定 1萬家,除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已設點外,也與台灣的王品集團以及F-美食(85度C)策略聯盟,進軍亞洲市場。

尤其在未來行動支付的大趨勢下,振樺已積極卡位,並取得領先優勢,幾年後,將是行動支付商機中,最大的受惠者之一。

而積極搶攻電視晶片領域的瑞昱也開始布局物聯網,選擇以公司擅長的藍牙、無線區域網路晶片出發,分析師預估瑞昱未來的「物聯網」效應將逐漸浮現。

2015年將是資金快速移動的年代,最新出爐的35強企業,將是你投資的參考之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