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APEC少了馬習會太可惜──要正視馬英九總統的人格特質

觀念衝擊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14-09-30

瀏覽數 14,450+

APEC少了馬習會太可惜──要正視馬英九總統的人格特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4 / 10月號雜誌 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

今年11月在北京的APEC中,出現了一個兩岸領導人空前相遇的機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領導人,可以以地主身分邀請台灣經濟體領導人與會,這會是65年來兩岸官方最高層的首次會晤。可惜去雁棲湖APEC會場的路上,有一道大關卡──那就是對台灣領導人出現在「國際場合」的疑慮。

憂慮兩岸問題的「國際化」與「二國化」是20世紀下半葉美國與日本對抗北京政權時代的夢魘。在那個年代,美國超強,大陸很弱,深怕在美日掩護下,台灣變成獨立國。進入21世紀,情勢早已改觀,大陸已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五年之內可能超美變成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訪問過台灣25以次上的李光耀在新著《李光耀觀天下》(頁46)中指出:「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

在國力興衰、地緣政治權力丕變、以及不同時空背景中,當年是「美國說了算」,近年來已是「還要看中國怎麼說」。目前跡象顯示,大陸仍對「國際場合」有後遺症的憂慮。北京幕僚想像的場景:從「哈佛二馬」熱絡握手交談,到以後民進黨執政時要循例參加,就像打開潘朵拉盒子,難以收拾。

所幸今天代表台灣參加APEC的領袖是剛得艾森豪和平獎的馬英九。他不是一位在國際舞台言行不一、擅長作秀的麻煩製造者。他的人格特質在政治生涯中一直是正派、友善、誠信、沉穩。

北京擁有「主場優勢」,透過事先周延溝通,棘手難解的問題,都會有方法破解。

這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下,上天送給兩岸人民舉辦馬習會的禮物。馬總統在台北與世界領袖及學者會晤時,他們對台灣的建議,都是要與大陸發生密切的交流,良性的互動與資源整合。這些領袖包括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軟實力之父」奈伊、競爭力大師波特、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趨勢大師奈思比等。

此刻多數民意希望出現馬習會,是盼望馬習會能帶來一些良性效果:

(1)向世界宣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兩岸一家親」(習近平語),烽火兩岸變成和平兩岸。

(2)有助化解「中共打壓台灣」的負面印象,改善台灣內部「逢中必反」的心態。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3)利用會談,共同宣布加強雙方在各方面的交流;尤其大陸可以善意地宣布台商將會享受「國民待遇」,並且在經貿、教育、環保、醫療等領域的興利措施。

如果有了這次馬習會──一切按照約定規範順利完成,那麼所恐懼的「國際場合」,就變成了展示兩岸的「和平櫥窗」。這個場景,向當前紛爭的世界證明:當年要打仗的世仇可以變成合作的朋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