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以來,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新北市民的榮譽感提升了!」朱立倫說,這不僅因為升格了,還因為新北市近年屢獲國際大獎肯定。也讓朱立倫的滿意度三年來不斷上升,今年拿下最佳進步獎第二名。
去年底聯合國就送了新北市一個大禮──「國際宜居城市獎」的「全市類」(人口40萬以上的等級)第三名。這也是該獎開辦17年來,台灣抱回的最佳成績。而光是智慧城市一類,新北市就分別拿下了由「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CF)、IBM公司頒發的相關獎項。
在地就養 讓年輕人放心打拚
頻頻獲獎,難道是因為升格了,能投入的資源變多?答案是否定的,因「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尚未過關,新北市等於是拿台北縣的經費做直轄市的事。「沒有錢,那就拚創意囉!」點開「新北市施政成果網」,甚至有一個「新北首創」專區,滿滿都是政策創舉。
民生社福一類,包括目前已有27家的「公共托育中心」與年底將有17家的「公共托老中心」。這類「在地就養」政策讓青壯人口可以安心打拚,卻花不了太多社福預算,因為都是利用社區中既有的閒置空間,並委託民間經營。托老中心也附設銀髮俱樂部、老人共餐,除了長輩能夠有一起吃飯的聯誼空間,也可當志工互相幫助,將服務時數化為點數存在「志工銀行」,換取日後的照護資源。
「政府蓋一個,民間會蓋兩個!」朱立倫說,像現在新北市私立的托育中心已近百家,可見政府帶頭做,就能拉動產業。
安心蔬菜 提供學子健康午餐
此外,新北市率先在中小學推行「4+1安心蔬菜計畫」,孩子每週有四天吃的是有吉園圃認證的安心蔬菜,另外一天則是來自全台農民契作生產的有機蔬果,「有機農業要能成氣候,必須從小做起!」據點高達535個的「老人共餐」,也推廣老人家自己種蔬果,朱立倫前往共餐時還曾忍不住拿起鍋鏟,親自熱炒大鍋菜與長輩們分享。
點子多的朱立倫也大力改革新北的住宅風貌。近年他領先全國推行「簡易型都更」,只要基地超過500平方米(約151坪)、100%所有權人同意,就能申請自辦都更。「全國首例在汐止,從請照到動工只花了三個月;近日在板橋民生路的都更案也不到半年就動工!」朱立倫說,這只需一般都更案的1/10時間。
儘管有學者質疑這類都更規模太小,無法顧及整體城市規畫,但朱立倫認為市政必須在理想與現實取得平衡點,何況市府還能以容積獎勵的方式,要求都更戶退縮走道,「這樣能規劃出更多綠地、為城市帶來新風貌,總比老公寓苦等都更、無法改造,來得務實多了。」
這類小而美的都更案,對於30年以上住宅占總戶數約38%、進行中的都更案超過100件的新北市來說,很能發揮即時效益。
整合服務 跨縣市業務也能辦
新北市也在去年重回全國「招商卓越獎」的第一名,祕訣無他,正是重整閒置的政府公有土地來吸引企業進駐,例如引進日商三井不動產,將在林口啟動全台最大、3.5個小巨蛋面積的OUTLET(暢貨中心)。
朱立倫上任以來,大力推行「一個新北市」政策,力求轄下29區在升格後整合,而最佳黏著劑就是高度服務效率的市府團隊。「除了創意,我要求團隊一定要有二心二力!」朱立倫指的,就是企圖心、同理心、執行力與協調力,而每一項市政業務都是練兵戰場。
特別是近年推出的「一個新北市」市政跨區、跨縣服務。這個服務讓新北市民,甚至是遠從金門、馬祖等離島地區來的人,不必回到戶籍所在地就能辦理戶政、地政或稅捐事務。這麼一來,別人的業務可能落在自己頭上,新北市公務人員不會抱怨嗎?
「當然,但就是要讓他們了解,市府不是找麻煩,而是有了網路、有了雲端就能做到這些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做呢?」上述創舉,有不少已經讓別的縣市開始跟進。同時擔任國民黨副主席的朱立倫,是否在從政之路也繼續用創意以小搏大,大家都拭目以待!
施政亮點
①2013年獲聯合國「國際宜居城市」的「全市類」第三名,為台灣歷年最佳成績。
②領先全台推動「簡易型都更」,只要基地超過500平方米、100%住戶同意,就能申辦。
③在閒置空間創立「公共托育中心」與「公共托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