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瑞士不拚高教照樣贏

把技職視為好生意

彭漣漪
user

彭漣漪

2013-03-29

瀏覽數 34,000+

瑞士不拚高教照樣贏
 

本文出自 2013 / 4月號雜誌 全球飆大學,台灣怎麼追

訓練技職人才 名聲傳千里

60家一流企業 赴瑞士搶人

當台灣的學生不想念技職學校、當台灣的技職學校各個用盡辦法,想「升級」變大學時,其實遠在歐洲的瑞士,卻把技職學校變成好生意。

不僅當地2/3學生選擇技職體系,世界各地人士更仰慕去瑞士念技職學校或應用科學大學。其中,旅館教育就是瑞士最出名的。

輸出國際的各種教育產業中,管理方面,美國為世界第一;餐飲方面,法國為世界第一;至於旅館學校,則是瑞士第一。

「瑞士的觀光產業與旅館產業相輔相成,配合緊密,」瑞士觀光局新興市場及專案主任索瑪魯加(Sommaruga)指出。

瑞士高等教育鼓勵民間自由辦校。私校得到不一的補助,甚至完全沒補助。有趣的是,瑞士私校隸屬經濟部管轄。「因為教育在瑞士被視為可以產業化的行業之一,」瑞士教育集團(Swiss Education Group)執行長朗德士(Florent Rondez)表示。

在瑞士,經營學校的確可以賺外匯,是個好生意。因為旅館學校的國際知名度高,「在瑞士讀旅館學校的,九成是外國人,」朗德士指出,瑞士共有26家旅館學校,只有6家是公立的。

海外學生要去瑞士就讀這些私立瑞士旅館學校,要準備像就讀美國長春藤大學的學費:光學費,約400~500萬台幣,加上生活費超過600萬。

各國學生前仆後繼,當成圓夢管道

朗德士指出,瑞士旅館管理學校發展擁有悠久的歷史,事實上,全世界第一所旅館學校就是瑞士的洛桑旅館管理學院,成立於1893年。目前與美國康乃爾大學並列旅館管理大學世界第一。

「在國際選擇旅館管理學校,瑞士是第一選擇,」21歲的翁薇婷是瑞士旅館管理學校(SHMS)學生,從台灣私立高中畢業後直接到瑞士攻讀學位,班上有20多個學生,來自10幾個國家。

另一位學生艾琳今年29歲,來自瑞典,做過咖啡廳服務生、旅館經理及劇院職員,為追求生涯更高境界到瑞士念旅館管理學校。「畢業後我要回國,開一家精品旅館,小小的就好,」艾琳說。

學生的來源和各國旅館行業興衰息息相關,近年來大陸學生明顯暴增。

24歲的聶呈竹,從高雄餐旅學院畢業後到瑞士SHMS讀學士後研究,班上共9個人,一個越南人,另外7個同學都是中國來的。她觀察,大陸學生背景複雜,有念機械、科技、新聞系不等,大半都想念完之後回中國直接做餐旅休閒業的主管。

近幾年來各國觀光休閒行業愈來愈發達,想要求學的各國人士愈來愈多,更促使瑞士旅館學校蓬勃發展。

例如瑞士教育集團就逐漸擴充,多年來靠併購,成長為瑞士最大的私立餐飲旅館教育集團,目前旗下有五間學校,橫跨旅館、餐館、管理等領域。每年為學生舉辦的全球招募活動,規模驚人。今年3月吸引60家國際一線餐旅休閒機構、175位專家,從中東、南美、中國、歐洲來到瑞士招募人才。

第一天招募活動是為畢業生求職而設計,第二天則是為在校生提供實習機會。來自各國的60家機構在會場設攤位,想求職或找實習機會的學生,各自選擇機構,按順序遞上履歷表,各機構主管當場進行面試,場內看來人山人海。

基本功扎實,錄取就能直接上手

「因為我們相信瑞士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基本動作很好,可以直接上線,」參加這場招募的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中國人才關係項目經理董佳表示,萬豪在中國已設60個點,到2014年還要再設80~90個點,需要再招募3萬名員工。

君悅酒店亞太區人資長韋德(Wade)則表示,他盯著學生的眼睛面試,看他們呈上的履歷表詢問問題,覺得每個訓練都很好,可以放心雇用。

瑞士旅館學校的教學特色,是細膩的將實作與理論教學雙軌並行,美國則偏重管理理論。瑞士教育集團學術長唐赫瑟(Donhauser)分析,學生若能親手在操作中學習,再加上最新的研究理論及工具,學習效果會更好。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在招募會場,中午為近200位貴賓提供自助餐服務的就是學生。一早就看見十多位穿著制服、面顯生嫩的學生,圍著一個老師聽長篇指示。「今天大會的餐點,都是學生準備的,」朗德士說,他們會打破盤子、手忙腳亂,但參與這樣一個大型活動的實作,是難得的寶貴經驗,也是最好的學習。

除了動手做 也要啃書本

教學雙軌制 教出頂尖學生 就拿其中一所成功的案例來說,蒙特勒旅館學校(Hotel Institute Montreux)成立於1984年,外觀如典型的典雅歐洲建築,難得的是坐落在風光明媚的日內瓦湖旁,遠觀阿爾卑斯山,初春的雪還覆蓋山頭,寧靜安詳如山水畫。

然而,此時在一樓校舍西式餐廳內,卻上演著蒙特勒一年級學生的噩夢。一位來自香港的嬌小女學生,正戰戰兢兢地服務一桌四人的餐點,這是每週一次的「服務實作課」,地點是校內的西餐廳與自助餐廳,用餐者都是學校師生或訪客。

「她兩張餐桌布沒有對齊,會被扣分,這支叉子應該離盤1公分,她卻擺成2公分,也會被扣分,」二年級的學長林子立,19歲,以過來人的身分說明。這堂課的老師就在現場,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學生。 一如瑞士大部分的旅館管理學校特色,蒙特勒強調實作和理論並重,利用實作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地吸收理論課程。例如一年級每一星期有一天要實作一整天,剩下四天在教室上課。

從寄邀請函到採買烹飪,一手包辦

林子立說明,他班上有15個學生,二年級的大課之一是設計80人參加的宴會,從主題設計、邀請函、宣傳影片、餐點設計、購買食材、烹飪、上菜到表演節目,全由學生自己來。

驚人的是蒙特勒的學生,99.6%來自國外。「我們有來自50多國的學生,像聯合國一樣,」蒙特勒院長伯潔蘭德(Ulrika Björklund)指出,複雜的國際學習環境有助於學生挑戰未來,因為在職場上,他們也要應對來自世界各國的客人。

在這裡就讀的台灣學生張祐羚,班上有20多個學生,只有她來自台灣,其他來自東歐、俄羅斯、烏克蘭、印度、大陸、香港、新加坡、越南等。

除了實務經驗,理論課程也同等重要。「現在餐旅休閒產業人才必須具備大學基本學歷,在國際上才有競爭力,」伯潔蘭德分析,餐旅休閒產業經理級人物,擁有學士、碩士學位很普遍。

餐旅休閒專業與管理,兩者並行 不像台灣的大學一念就四年,許多人在瑞士讀旅館學校,是讀書與就業並行,因為瑞士強調實務的高等教育學制,每念完一年就發給一種特定文憑,提供畢業生求職之用。

有些人念完一年後,直接工作個幾年;還想回去念書,可以隨時中斷工作,從第二年課程念起。第二年念完,同樣可以拿到一種文憑,又直接就業。想念第三年課程的再回來,三年念完可以拿到學士學位。

在瑞士旅館學校中,蒙特勒最特別的是結合旅館專業與管理課程。「蒙特勒在餐飲休閒專業課程外,結合美國最強的管理課程,」伯潔蘭德說明,三年修得學士學位後,接下來,學生可以再花半年,攻讀美國諾斯伍得大學(Northwood)設於瑞士的分校,取得商學學士學位。

可先去工作,再決定是否要進修

台灣留學生孟心萍,前兩年修習了餐飲、品酒、旅館前檯操作、活動等課程,第二年在實務課程外多加上會計、行銷、經濟學等管理課程,第三年會有更多管理課程,為擔任主管做好準備。20歲的她從台灣高中畢業後到蒙特勒進修,目前在德國的五星老牌旅館Kempinski實習。

「我一年級一天睡七個小時,二年級較緊張,只能睡六個小時,」另一位台灣留學生張睿芬說,但周末學校提供很多課外活動,包括安排滑雪、游泳、參觀巧克力工廠等,生活很豐富。

蒙特勒從做中學的務實教學,每個學生都在實踐。張睿芬第一年上半年在學校上課,下半年到台南香格里拉酒店實習,從客房服務、點餐、餐點、外場都接觸過。她第二次實習希望到香港或新加坡,正在投履歷表,念完三年,拿到學士學位後,先去工作,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念企管學位。

「絕對不要在拿到商業管理學位後直接再往上攻讀碩士,先去工作,工作後才知道自己要什麼,」伯潔蘭德強調,蒙特勒也有40多歲的學生,做而知所不足後,再回學校,學習效果會更好。 box 瑞士技職教育特色

1.鼓勵民間企業辦學,私校可能沒補助,還歸經濟部管。

2.視為產業一部分,是可賺取外匯的好生意。

3.學校每年舉辦全球招募活動,幫學生找工作,吸引國際一線企業參與。

4.教學重視實作與理論並行,提高學習成果。

5.技職與學術研究教育分流,保持隨時轉換的可行性。

6.有專業技能的人,身分地位、所得與拿到大學文憑的人平起平坐。

7.提供230種職訓課程及410種專業課程,涵蓋各行各業,想學什麼隨便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