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五年前,《遠見》雜誌曾越洋採訪新加坡,那時候位於新加坡市中心的濱海灣地帶,仍是一片空曠。現在這裡已經矗立三棟57層高樓的「濱海灣金沙綜合娛樂中心」(Marina Bay Sands)。
就在這裡,新加坡向世人展現新的創意與面貌。把「全球最性感的屋頂游泳池」,放在「亞洲最佳餐廳Top 20」隔壁,看來像不像是個不可能的組合?
事實上這個非常創意的組合,就位在「濱海灣金沙」最頂層的空中花園裡。世界上很少有游泳池像「濱海灣金沙」55樓上的這座一樣,在池邊拍照、參觀的遊客,比「無邊界游泳池」裡的「游客」要多。
在游泳池中的游客,從遠方看,就像掛在水做的懸崖邊,好像隨時會從160公尺長、離地200公尺高的地方掉下去。這座世界最高的戶外游泳池,有一種致命的魅力。
難怪,MSNBC旅遊頻道封它為「全球最性感的屋頂游泳池」。旁邊則是被評選為「亞洲最佳餐廳Top 20」、來自印尼的名廚餐廳KUDETA。而這裡也成為新加坡新的最佳觀景台,猶如台北101頂樓。
其實,空中花園只是濱海灣金沙最性感的地方,因為在這由三座高樓及周邊多種功能建物組合成的娛樂中心裡,設有今年才開放的新加坡第一家拿到執照的賭場、購物中心,還一口氣設有六間米其林餐廳,多達2560個房間的旅館、號稱亞洲最大會議展覽廳等,個個都是吸引大量人潮的新加坡新景點。
搶攻亞洲新富,成世界最大博弈集團金雞母
濱海灣金沙由美國知名賭場集團「拉斯維加斯金沙」前來新加坡投資,興建期間碰到2008到2009年的金融風暴,一度遭逢財務上的困境,差點蓋不下去。2010年4月才終於開幕,沒想到,竟一躍成為集團的超級金雞母。
「開幕不到半年內已有500萬遊客到訪,其中27萬人(每人必須花幣近500元台幣購買門票)參觀了空中花園,每月遊客數一再創新高,」濱海灣金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瑪斯.阿瑞斯(Thomas Arasi),接受訪問時如此回答。
根據金沙集團總部公告的資料,「濱海灣金沙」開張的第一季,營收達4億8590萬美元(約新台幣147億元),寫下金沙所有據點的最佳第一季。而拉斯維加斯金沙本部該季營收只有2億9070萬美元,只有新加坡的3∕5。
開幕期間擔任濱海灣金沙全球媒體與通訊部公關李綺婷,從澳門威尼斯人金沙調來協助新加坡業務,參與了盛大的開幕典禮。「開幕時有上千位從10多個國家前來的國際媒體記者,很熱鬧,」李綺婷帶《遠見》記者參觀空中花園,站在欄杆邊指著下方空曠的濱海灣說,當時找來運動選手在這裡進行攀岩和跳傘比賽,畫面相當驚險刺激,讓開幕的宣傳效果超乎預期地好。
建築三位一體,特殊造型劃破海峽天際線
曾經拜訪過新加坡的遊客若最近再訪新加坡,一定對金沙印象深刻。因為這裡已經改變新加坡的天際線與城市景觀。
從市中心知名地標、噴水的魚尾獅望向過去的濱海灣一帶,過去偌大的海灣已經快要縮小成為小水塘,過去空曠的土地上,已經矗立起三棟空中連接起來的新高樓。台灣拉斯維加斯金沙國際銷售業務經理陳裕仁表示,為了打造新地景,濱海灣金沙造價高達57億美元(約新台幣1724億元),據說比杜拜帆船飯店的30億美元還貴。
建築設計者是加拿大籍以色列建築大師薩夫迪(Moshe Safdie),薩夫迪以大膽線條設計聞名,作品包括加拿大國家藝廊、溫哥華圖書館廣場。
「濱海灣金沙建築物本身是新加坡的里程碑,」湯瑪斯.阿瑞斯總裁指出,空中花園以規模及獨特的設計概念,抓住媒體及觀光客的注意力。
從遠處看,連接三棟大樓的空中花園,形狀有如一座遊艇,架在三座伸向天際的大樓頂上,長度可以容納4.5架最大型的A380空中巴士,其中有70公尺的部分懸在半空中,其下完全沒有任何東西支撐,十分震撼。
定位大型會展商務,配套設施一站搞定
金沙開幕至今半年來,除了以外觀與各種設施吸引許多觀光客外,也吸引了更多專業人士與商務人士。
從一樓大廳一進去,一座濱海灣金沙的建築模型放在正中央。《遠見》採訪當天,模型旁兩個老外繞著模型,足足談論了近半個小時,一位看來是建造團隊成員,向另一位來訪的建築同業解說,話中充滿了建築專業用語,談論著建築物的創新設計和工程施作是如何完成的。
在他們談話的同時,另有兩組人馬也靠近了模型,由工作人員Daniel和Gregory各為兩、三位客人解說飯店內提供哪些設施、住房數、會議廳租用狀況等,顯然是為商務活動前來。
除了建築物吸引廣大的一般遊客外,這類商務活動,才是濱海灣金沙的業務主力。因為這裡設有亞洲最大的宴會廳。金沙會議展覽中心分布在五個樓層,共可容納4.5萬人同時開會,2000個展覽攤位和250個會議室,小至10個人的小型會議,大至可容納1.1萬人的演講宴會廳。
新加坡政府主打會展產業,已連續三年獲得國際社團公會評選為頂尖國際會議城市。這正是金沙在新加坡打造亞洲最大會展中心的原因。
「濱海灣金沙八、九成是商務客人,許多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設在新加坡,因此商旅客很多,」陳裕仁如此分析。
近年來盛行的大型獎勵旅遊,濱海灣金沙很有把握可以「一站搞定」,從住房、會議間到購物設施,都相當齊備。
陳裕仁舉例說明,過去一個1000個人的台灣獎勵旅遊團,由於人數太多,出國常常必須拆開到15間旅館住宿,然後大家再集合,非常麻煩;但濱海灣金沙有2600個房間,一個旅館就能搞定。
總裁湯瑪斯.阿瑞斯也指出,濱海灣金沙僅管開幕才半年,但已簽定了550宗交易,共將帶進36萬人到金沙會議展覽中心,「這是對我們專業服務、大型活動操作及品牌定位的信任,」阿瑞斯強調。
F1賽車+傲人景致,時尚奢華派對新熱點 多項國際大型活動也早已在這裡舉行。包括「2011、2012年的新加坡藝術舞台博覽」「2010和2012年亞洲國際染料和化學展」。
另外,由於新加坡政府正規畫要興建大型的郵輪碼頭,地點就在濱海灣金沙附近,「2011年亞洲郵輪船舶」也預訂在這裡舉辦。
這個活動由UBM Asia組織承辦,UBM Asia母公司是「年度邁阿密郵輪」、全球郵輪界最大的國際貿易展承辦單位之一,上次到新加坡辦郵輪活動已經是十年前的事。
除了大型會展或是獎勵旅遊,也有愈來愈多各式各樣的歌唱表演等活動,會選在這裡舉辦。開幕六個月以來,濱海灣金沙己辦了300場各式活動,吸引18萬遊客前來。有的活動頗具話題性。例如2010年8月,美國青春偶像歌手凱蒂派芮(Katty Perry)就選擇在金沙空中花園的無邊界游泳池舉辦轟動的記者會。另外,美國傳奇女歌手戴安娜.羅斯(Diana Ross)、中國知名女星鞏俐、韓國偶像合唱團Wonder Girls及Super Junior,也都在這裡辦過活動。
當然濱海灣金沙也配合承辦許多新加坡大型活動。包括8月舉行的全球首屆「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時的全球媒體發表會,共有1800位國際記者前來;在8月9日新加坡國慶當天,空中花園成了觀賞煙火的貴賓座;9月F1賽車期間也辦了多場大型派對。
F1賽車的賽車道就在濱海灣,比賽時間在夜間,街道燈光打得特別地亮,彎彎曲曲的賽車道有如鑲滿亮片的彩帶。濱海灣金沙就臨靠著濱海灣,因此從每個靠海的房間看出去就可看到濱海灣車道,高樓層房間看出去的景觀更壯觀。
各國名廚齊聚,亞洲最佳菜餚匯於一堂
濱海灣金沙另一個賣點則是名廚餐廳,共有六位米其林名廚進駐開店,包括來自美國紐約的Daniel Boulud、美國洛杉磯的Wolfgang Puck、西班牙巴塞隆納的Santi Santamaria、法國巴黎的Guy Savoy、新加坡的Justin Quek及澳洲雪梨的Tetsuya Wakuda等。名廚餐廳吃一頓,一個人差不多要花費台幣1萬,但對老饕來說則是不能錯過的經驗。來自澳洲的夫妻檔艾德和芭芭拉,就衝著名廚餐廳來到濱海灣金沙。
「我們都退休了,一年會出國玩一、兩趟,聽說這裡有米其林名廚,一定要來試一下,」夫妻倆很享受這種偶一為之的奢華。
名廚餐廳之外,金沙飯店內總共提供大大小小超過50項的餐飲選擇,包括東南亞特色餐飲、酒廊、糕點商店等。對想購物的人,濱海灣金沙也提供相關服務,當然是名牌群集,共有300多間名牌精品專賣店,可以想得到的國際品牌,一應俱全。購物街都在室內,常可看到一大隊中國來的觀光客,殺進店裡盡興購物,出來時兩手拎著滿手的購物袋。
不同於其他的購物街,這裡的購物環境也增添些許情趣,筆直的水道穿過走道中央,與兩旁精品專賣店平行,偶爾有船夫操控著一艘小船,慢慢划著木槳,並一邊唱起歌來,頗具濃厚的威尼斯風情。
這裡沒有俗氣誇張的賭場,周邊娛樂更豐富 至於金沙集團最為知名的賭場,則是整棟建築中的超級賺錢機器。賭場占濱海灣金沙不到3%的面積,雖然比率不高,但是營業額卻是不成比例地高。
裡面設有600項桌牌遊戲、1500台吃角子老虎機。另外還為豪賭客設有專區,可以使用的私人遊戲間共30多間。
另外,藝術品是必要的點綴。共有五位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陳列在穿過大廳的藝術徑上,例如大規模的陶瓷雕塑「昇林」(Rising Forest),整排高達三公尺的陶瓷容器中,種植一棵中型的樹,由於透光良好,樹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持續生長,預計不久後樹冠會相連成一座森林。
為維持這個超級娛樂商城營運,超過7千位工作人員,員工有七成都是新加坡人,也有來自附近的東南亞國家。
例如Ben Lew是馬來西亞人,在濱海灣金沙中庭一間餐廳當服務生,每天騎機車從馬來西亞來新加坡上班。「如果塞車要一小時半,不塞車45分鐘可以到,」Ben Lew表示,新加坡物價貴,在新加坡買一個漢堡的錢,在馬來西亞可以買四個,他這樣通勤上班最划算。
除了以上這些,金沙還有更多有趣多元的參觀景點例如劇院,推出東南亞第一次的《獅子王》常態性表演,有4000個位置。
還有路易.威登(LV),獨棟矗立在海灣裡,成為全球第一個漂浮在水上的專賣店,暱稱為「路易威登島」,在2011年開幕後成為新景點。另外還有博物館,開幕後第一個展覽就是鐵達尼號。無論住宿、享用美食、博弈、購物或是欣賞建築、夜景等,濱海灣金沙已成為新加坡21世紀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