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教育界的資深立法委員洪秀柱,長期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關心教育議題,十分贊同政府實施12年國教。
儘管各界對於入學方法有不同的聲音,但她認為,實施初期,可能會不盡人意,只要經過修改,可以幫助下一代找到自己的興趣。
文化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她以自身經驗勸勉學生,發掘潛在專長比追求升學目標重要許多。她從小的數學就不好,考大學的時候,只有3分,可是,她從不放棄自己,她知道自己有演講辯論的才能,現在擔任民代,發揮潛在能力。以下是訪談內容。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各界對12年國教觀點不一,你認為若在2014年實施,政府會不會措手不及?
洪秀柱答(以下簡稱答):這項政策歷經好多任教育部長,都沒有施行,當總統馬英九訂出時間表,我真替他捏了把冷汗。可是,如果不訂時間表,就會永遠做不到。民國57年,九年國教面臨經費不足,還是著手做了啊。
我認為大家要提出正面建議,以祝福的心態看待這項政策,否則就像腹中的胎兒,還沒有出生,就被人嫌棄,那麼,出生之後,還能幸福嗎?
看看巴掌仙子,出生的時候,雖然有缺陷,可是靠著後天調養,都能長大,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如此看待12年國教?
我相信實施初期,可能會有些缺失,但大家不要堅持己見,才能形成共識,逐步改善缺點,一定可以成功,幫助孩子多元發展。
仍有許多細節需要討論
問:12年國教實施之後,可能遇到那些問題?
答:12年國教要花200億元,錢從那裡來?學校能否妥善運用經費,也是問題。目前高中職還沒達到均質化、優質化的目標,形成入學方式的爭議,如何儘速提高師資、設備,各校之間縮小差距,擁有一樣好的素質,是學校努力的方向。
至於特色學校的定義,莫衷一是,未來是否發給認證,課程設計、招生方法也值得討論。
問:現在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性向嗎?老師扮演什麼角色?
答:我認為學業成績和日後發展沒有絕對關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朝興趣發展。
我以自身為例,從小功課非常好,考初中的時候,差一分上北一女,所以,進入北二女(中山女中的前身),由於學校吸納各地的好學生,競爭激烈,我第一次考試,是30幾名,信心崩潰。
我的文科很好,作文、演講難不倒我,還擔任學校的司儀,可是,數理總是不及格,大學聯考數學只考了3分。記得一位數理老師沒有罵我數學不好,反倒誇讚我字寫得漂亮、演講很好,讓我信心大增,可見老師的鼓勵對學生十分重要。
問:你當過國中老師,怎麼看學生適性發展?
答:我相信「行行出狀元」,老師不要小看功課不好的學生。記得我以前教過藝人許效舜,他念國中時很調皮,常被叫到訓導處罰站,現在呢?成了知名藝人。
我數學不好,沒考上第一志願的大學,進入文化大學法律系,可是,我當老師,現在擔任民代,發揮能力。
問:你認為家長要如何看待12年國教?
答:我相信,幫助孩子快樂成長,是家長樂見之事,按著他們的興趣,不要逼他們念醫學系,社會可能會少一個庸醫,多了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