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陸搶文創人, 連蔡志忠都願老死杭州

風暴5〉台灣漫畫天王紛紛出走大陸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1-07-04

瀏覽數 29,800+

大陸搶文創人, 連蔡志忠都願老死杭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1 / 7月號雜誌 低薪風暴

文創是台灣六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政府推動發展的重點。不過,產業尚未起步,人才卻已外流,落腳大陸。

全世界都在「瘋」文創產業,台灣也不例外。有一則故事傳神地點出其重要性:有位商業鉅子到梵諦岡拜見教宗。教宗問他,你知道世界上最紅的人是誰嗎?這位企業家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知道,是上帝。沒想到教宗搖搖頭說,不是,是米老鼠(Mickey Mouse),因為上帝在回教國家行不通,但是米老鼠全球暢行無阻,它比上帝還紅。

米老鼠是憑空創造出來的漫畫人物,不僅成就迪士尼集團的宏大事業,也將美國文化散播到各個角落、影響了全世界,這就是文創產業的魅力所在。

台灣也看到了文創的契機,這兩年積極發展,並將它列為六大新興產業,但是令人擔憂的是,才剛起步就面臨人才出走的危機。不提1990年代就率先到大陸的音樂人、出版人、歌手等。現在,連知名漫畫家也紛紛落腳對岸,開創另一個事業高峰。

你能想像一張漫畫原稿可以拍出180萬台幣的天價嗎?對台灣許多從事漫畫的工作者來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多數人不是三餐不繼,就是被迫另謀出路。然而,今年5月2日在大陸杭州舉行的首屆漫畫拍賣會上,台灣漫畫家的作品受到眾人追捧。漫畫家朱德庸最新作品「在這個世界裡的自我角落」以全場第二高價約180萬台幣拍出,為起拍價的40倍,成為競爭最激烈的作品;而蔡志忠的作品「道」也以約126萬台幣成交。

朱德庸另外兩幅作品〈再見,萬人迷〉〈我在人群裡〉也分別拍得11萬與32萬人民幣的價格。三幅作品合計拍得83萬人民幣、約380萬台幣。連在現場觀看的朱德庸都感到非常驚訝。

兩年前朱德庸、蔡志忠就已將重心移往大陸,與導演賴聲川在杭州當鄰居,而以烏龍院竄紅的漫畫家敖幼祥更於2004年就定居廣州,從事漫畫創作。

知名漫畫家紛紛移居大陸

直到現在,大陸延攬台灣文創人才的動作從未停歇,去年7月間,當杭州動漫考察團來台訪問時,更趁機向國寶級漫畫大師劉興欽招手,開出一年到杭州居住3個月、送一棟別墅與紀念館的優渥條件,最後都被劉興欽婉拒了。

正當新竹縣長邱鏡淳慶幸能成功慰留劉興欽之際,創作大嬸婆、阿三哥的劉興欽卻語出驚人:「當時會拒絕,是因為年紀大走不動了,如果再年輕20歲,我也會跟他們一樣到大陸發展。」

是什麼原因讓77歲漫畫家說出這樣的話呢?

1960年代,政府為扼止粗製濫造的漫畫與控制輿論,制訂《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沒收了大批未審的圖書,再以種種不合理規範限制漫畫家創作。造成本土漫畫家式微,連紅極一時的劉興欽都被迫改行當發明家,「我總共發明了138種專利,都要拜政府所賜,」劉興欽嘲諷地說,沒有市場就沒有生機,沒有生機就後繼無人,至今全是東洋漫畫的天下。

台灣漫畫家成就大陸「動漫之都」

相較台灣才剛萌芽的文創環境,大陸許多以發展「動漫之都」為目標的城市,看上台灣本土、趣味性的漫畫,剛好填補大陸空缺的漫畫市場,大手筆向台灣招手。其中杭州市不僅提供西溪濕地別墅以吸引重量級人才,官員對藝術家更是禮遇有加。

以蔡志忠為例,杭州不僅提供西溪濕地約273坪的工作室,還在之江創意園設立蔡志忠文化館,4月底已開幕,展示他的漫畫及其100多種的衍生文創產品,這些只是他在杭州創作的一小部分作品而已。現在蔡志忠800本的漫畫作品都以電子書形態登陸「中國移動」的手機網路,預計每月可帶來超過50萬人民幣、約225萬台幣的收益。朱德庸也同樣受到杭州政府邀請,進駐西溪濕地工作室,他的幽默館可望於今年落成。「畫家也是人,誰不需要吃飯,餓死了也沒辦法畫畫了,」劉興欽說,只要大陸願挖角,相信排隊等著去的年輕人多的是。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相較於大陸的重金與禮遇,台灣對文創產業的授權觀念與配套措施還有待加強。例如劉興欽到美國舊金山後,竟然可以靠大嬸婆、阿三哥的授權金養老退休,這在台灣是不可能的事情。

2007年7月,在舊金山舉行的第23屆華人運動會上,帶隊進場的吉祥物不是米老鼠、史努比,而是大嬸婆與阿三哥,甚至沿用到現在;同年9月還成立大嬸婆創意台灣學校,聘請客語教師以劉興欽的漫畫為教材,免費教導華人子弟。

大嬸婆不僅在華人世界擁有知名度,連舊金山小學教科書都放入大嬸婆圖案,而要求授權的商家更是不勝枚舉。美國加州不僅有華人開設的大嬸婆會計師事務所、大嬸婆律師事務所、大嬸婆餐廳,連超市都賣大嬸婆花生。

反觀台灣呢?這幾年各縣市卯起來搞文創,劉興欽身為台灣重要的文創人才,他義不容辭回老鄉共襄盛舉。幾次下來,不僅沒有車馬費,就算有也只是寥寥數千元,常常自掏腰包貼錢。

他最難以接受的是,公部門常以回饋鄉里、沒有預算為由,希望免費授權使用。甚至還有人說,這樣也是免費在幫老師宣傳啊。他當時內心氣到發抖,認為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公部門有授權觀念 是好的開始

今年開始,情形已逐漸獲得改善。經常代表台灣參加動漫研討會的劉興欽發現馬英九總統相當重視文創產業,政府部門開始有授權觀念。例如客家委員會不僅將大嬸婆節編入客家12大節慶;鐵路局長范植谷還親自到他淡水家,洽談授權機器人成為鐵路節代言人;衛生署也決定採用阿三哥、大嬸婆與小聰明為健保宣傳。

「不管授權金多寡,公部門已有授權觀念,就是好的開始,」劉興欽欣慰看到台灣的轉變。

而新竹縣內灣風景區就是政府與民間合作最佳的文創案例之一。這幾年劉興欽用象徵性1元的授權方式,讓內灣商家使用大嬸婆、阿三哥等漫畫人物肖像權,炒熱這個原本因樟腦業與煤礦停產而沒落的客家村,現在每年都能吸引數百萬觀光人潮。

不過,面對來勢洶洶的大陸,光是內灣的成功案例還不夠。以落腳杭州的蔡志忠為例,他也是考察了大陸諸多城市才做出決定,而條件、誠意與市場都是考量的重點。

他今年4月底在杭州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坦承已將所有家當都放在杭州,台灣帳戶只剩下7萬6000元,「我生於台灣,將會死於杭州,」蔡志忠毫不矯情地說。

在大陸的磁吸效益下,不只漫畫家,室內設計師、創意人都陸續踏上大陸這塊誘人的舞台,台灣文創人才流失已逐漸從點到線而擴散成一個面,而且像蔡志忠一樣選擇老死異鄉的人也愈來愈多,對剛孕育的台灣文創市場已帶來傷害。

劉興欽無奈地說,「蔡志忠要死在杭州,我是要死在台灣,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沒有對與錯,純粹是商業利益問題,」朱德庸一小張漫畫可以賣到近200萬,台灣漫畫家手中誰沒有上千張這樣的漫畫,但是一張都賣不出去。

或許有人會像蔡志忠一樣選擇老死在異鄉,有些人卻充滿矛盾,例如朱德庸雖然接受了對岸的禮遇,卻又非常憂心台灣人才的外流問題。他無法割離與鄉土的臍帶關係,暫時不會定居杭州,因為台灣才是他根的所在。

相較大陸支持文化創作的作法,台灣如果想要留住人才,不但要慎重思考,更要有實際作為,人才看得到市場,自然有意願留下來。

而法蘭瓷公司總裁陳立恆則認為,台灣具有迷人的文化氣息,但文創環境確實還不夠,人才需要市場,所以應該走出去,不需要擔心到底是到大陸或是其他國家,應該如何在全球散發影響力才是關鍵所在。當然政府最好能創造讓人才值得留戀的氛圍,而不是用「戒急用忍」想把人才框住,人的心要留在自己家,那根才有意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