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合肥 2015連八年 平均GDP成長超過17%

1》開發區投資環境評比,中西部第1

楊泰興
user

楊泰興

2011-05-03

瀏覽數 18,750+

合肥 2015連八年 平均GDP成長超過17%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1 / 5月號雜誌 黃金10年來了!

說起來合肥市是一個發展很奇特的城市!」安徽省發改委副主任吳勁松如此說,「這是一個移民城市,連最有名的中國科技大學都是從北京搬來的,」他說。

事實上,安徽省會合肥,儘管歷史悠久,曾為淝水之戰古戰場,但在民國時期一直不是該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安徽省名是由「安慶」跟「徽州(黃山市)」併名而成。

論地理位置,合肥地處淮河跟長江中間,並不沿江,只靠巢湖,早期也不如蚌埠,是鐵道轉運的樞紐。

再就面積、人口、人均所得分析,合肥也都不是皖江地帶九大城市的首位。

但近年它的發展可是讓人眼睛一亮。經濟成長冠於全安徽,連八年GDP成長平均超過17%。走近市府畔,那座美麗的千畝天鵝湖,都是人工開鑿的。可以想見,合肥的崛起,是有大量的人為主導因素。

14家全球500強企業在此落戶

儘管合肥是安徽的省會,但相較蕪湖,台商在此落地的比例也並不高。

合肥市台商協會會長吳安國介紹,台商來合肥投資、差不多有20年了。距今共400多家台資企業,占安徽全省的1∕3;主要在電子、汽車、醫藥、食品、酒店及文化娛樂等行業。

但是目前大陸正以政策支持合肥發展,合肥經濟區就是其中的重鎮。該開發區以汽車、裝備製造、家電電子、快速消費品四大產業為主要產業。

這個開發區在商務部2010年的國家級開發區投資環境評比中,名列第16名,雖不及沿海地區,但卻首度超越武漢,成為中西部第一位。

去年9月,由北京大學、大陸清華大學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經濟園區」排名公布,合肥經濟開發區位居第二,更再度蟬聯中西部第一。 合肥經濟開發區,在十一五規劃期間,同樣表現亮眼。

根據中國官方資料,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人民幣1077億元,成為「安徽首個千億產值開發區」。超過了合肥市的生產總值(2700億元)的1∕3。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在省十二五規劃當中,更大膽訂出翻兩番的計畫,也就是到2015年,要讓總產值從千億增加到4000億。

到合肥投資的外商,每年都穩健持續地增長。到去年底,有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實際利用外資累計28億美元;園區擁有77家規模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包括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等14家世界500強企業。

這當中,以日資投資最為踴躍,在開發區主動出擊的積極作為下,吸引日立、三菱、TCM、阿雷斯提等規模以上日本企業19家,成為大陸中西部地區日本投資規模最大、企業最多的集結地。

友達等進駐 帶動群聚效應

合肥對於爭取台資企業也是不遺餘力。當初為了爭取友達落戶,在友達光電首次受邀來合肥考察當晚,經濟開發區官員就集結進出口、物流配套、人力資源、基礎建設等方面人員策劃,隔天就把解決方案交給友達。

更讓友達感動的是,開發區還為該專案制定專門的運輸解決方案,使每一塊到合肥的面板運輸成本,比企業自行設計的運輸成本節省約5元。安徽官員這樣積極的作為,終於贏得友達青睞,落戶合肥。

現在友達光電投資建設的32英吋以上液晶面板模組工廠及液晶電視工廠專案,預計投資10億元人民幣,打造合肥景智電子專案,投產後,年產值近200億元。

台資企業峻淩電子也在此地落戶。在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條龍服務與全力支持下,創造從簽約到投產只要20天的高效率「奇蹟」。

「集聚發展要素,壯大產業規模,加快發展步伐,」是中共國務院在皖江示範區規劃中強調的「18字真言」。

對此,吳勁松表示:「爭取大型領導性產業落戶來帶動周遭群聚效果是發展方針。」京東方成功在合肥設立6.5代面板生產線,也是安徽官員驕傲的一件事情,「當初所有人皆不看好,都說不可能,在我們的努力下,現在還是在合肥設廠了!」他說。

在友達、京東方主要大廠紛紛設廠之後,經濟開發區所期待的「群聚效應」發酵,大陸的寶龍達筆記型電腦、青雅液晶顯示面板、航嘉電子等專案也跟著相繼落戶,一個家電中心、光電中心也逐漸成形。

來到合肥多年的吳安國感歎道,合肥的條件優越,因規劃配套不夠務實跟積極,導致錯失第一波經濟起飛的機會。面對產業大轉移的二度機遇,這一次,合肥應該不會錯過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