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國債信用評等遭調降、美國與歐洲債務危機仍嚴重等因素影響,國際資金與投資人為了避險與抗通膨,紛紛轉搶進黃金與原油,導致每盎斯黃金價格突破1500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原油價格也徘徊在每桶110美元的高價;其他金屬原物料(銅、鐵砂等)價格也不斷上揚。估計將使汽車業首當其衝,不僅生產成本增加,用油昂貴也將暫緩消費者購車、用車的意願。
美國 景氣、車市回溫,鋼鐵業復甦 受到美國景氣與車市緩慢回溫的影響,美國鋼鐵業也開始走出陰霾,止跌回升。目前美國全國鋼鐵產業的設備利用率為75%,雖然離90%的「健康值」仍有差距,但已經比2009年的45.5%大有起色。並且,鋼鐵市場行情也大幅回漲,每噸的熱軋鋼捲市價約900美元,比2009年的471美元、2010年的610美元均大幅成長。
美國 Google向綠轉,搶當綠能老大 網路搜尋巨擘Google近期發展潔淨能源不遺餘力,日前才宣布將投入1.68億美元,建造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將運用反光鏡來反射陽光、聚熱,從而產生蒸氣,推動渦輪機發電。稍後又宣布將與通用電子(GE)等三家業者合作,建造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廠,預計明年完工,估計可提供23.5萬戶家庭用電。
•歐洲 人口老化,經濟成長持續衰退 歐洲已開發國家在戰後嬰兒潮後,普遍面臨少子化,導致工作年齡的人口愈來愈少,預計將從2010年的3.05億人減至2030年的2.86億人,2050年更將減至2.55億人。 與此同時,歐洲65歲以上老人人口將從8700萬人增至1.42億人。工作人口的大量減少,勢必導致歐洲經濟成長的遲緩,並加重工作人口的養老負擔,勞工的法定退休年齡也將無可避免地向後推延。
英國 石油公司產能過剩,煉油廠出售 近期大型石油公司的煉油出現產能過剩情況,但由於市場原油價格仍高,許多財團、企業、私募基金也開始向石油公司收購煉油廠。如殼牌石油(Shell)以13億美元價格將英國西北部一座煉油廠賣給印度財團Essar;中國石化也以10億美元取得蘇格蘭地區Grangemouth煉油廠的50%股權;美國Valero公司也從Chevron手中接下位於英國威爾斯地區的一座煉油廠。
南非 地利與人和,將成非洲好萊塢 近年來,愈來愈多英國、美國的電影公司開始將場景搬到南非拍攝。例如《打不倒的勇者》《血鑽石》等。 主因之一,南非大城開普敦周邊數小時的車程範圍內,便擁有各式各樣的地形景觀,非常適合不同類型影片的需求;此外,當地的開銷成本較低,演員與工作人員薪酬較低;並且當地政府推出外國影視產業的補貼獎勵政策,約可補貼製作成本的25%。
巴黎 豪華旅館大戰開打 看準巴黎的旅遊觀光熱潮,亞洲財團紛紛往巴黎投資,掀起豪華旅館大戰。新加坡的Raffles Group砸下鉅資,收購巴黎的Le Royal Monceau旅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也買下拿破崙姪子的住所做為飯店;文華東方酒店則準備在羅浮宮附近興建130房的豪華旅館,平均每個房間造價160萬美元。估計這場旅館大戰將讓巴黎的豪華旅館客房數增加40%。
非洲 聽廣播看電視 手機將包辦 2005年時非洲幾乎都是播送西方製作的影視內容,但今天已經有80%的節目為非洲自製,主要包括廣播談話節目、音樂錄影帶、電視佈道節目等,且都獲利可觀。 因此,手機已被認為是當地下一個最有利可圖的媒體平台,手機在非洲的普及率遠比市話高,特別是大陸華為銷售的90美元智慧手機在非洲多國廣受歡迎,經常上市不到一個月就被搶購一空。
亞洲 中國效應,各國學習 中國大陸經濟過去靠著勞力密集工業、加工業起家,出口外銷帶動經濟成長,拉動國民所得提高,目前並試圖從外貿經濟轉為內需經濟。 這個模式的成功,讓亞洲周邊國家起而效尤,稱之為「中國效應」(China effect)。以馬來西亞北部省分為例,去年製造業部門便吸引了4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進入,比2009年增長了足足465%,並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日本 地震災情重,全年GDP將衰退1.4% 日本大地震後,詳細的經濟損失出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的52.9,跌至3月的46.4;3月的汽車銷售量大幅衰退37%;今年度GDP成長率估計將衰退1.4%。此外,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廠重創,6座反應爐停擺,全國供電量估計至少減少10%,日本產業界今年夏天將面臨供電吃緊的考驗。
韓國 3D電視市場競爭將更激烈 根據統計,去年韓國三星(Samsung)的電視銷售營收達260億美元,全球市占率為22.1%(競爭者LG為14.1%、Sony11.9%),預計今年電視營收將再成長31%。雖然目前三星的液晶電視已經做出成績,但3D電視則仍前景不明;去年夏天,三星一度聲稱全年將賣出260萬台3D電視,但最後僅賣出200萬台。加上中國業者的積極發展,三星的3D電視市場今年將面臨更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