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藝術含金量, 為歷屆世園會之冠

西安世園會 展出任軍等名家的作品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1-04-11

瀏覽數 32,150+

藝術含金量, 為歷屆世園會之冠
 

本文出自 2011 / 4月號雜誌 一個人的經濟潮

西安世園會打破歷屆規格,功能與展品已超越了園藝的專業領域,亮點之一,就是鉅資打造的雕塑品以及稀世文物所帶來的藝術文化視覺饗宴。

連看過無數博覽會的中國著名雕塑家任軍都對西安世園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很少博覽會能將本土的文化內涵與大型國際活動結合得如此恰當,西安世園不僅展現了園藝特色,更體現了西安的文化精神。」

西安就是藉由大師作品與展覽,為世園注入濃厚的藝文氣息

《絲路起點》與《夢幻森林》雕塑,代表絲路起迄點

進入世園,往左邊行進,會經過陝西省內園與大陸其他省市展園,緊接著來到國際園展區,就在國內外展園的交接處,擺設了一座10公尺高、20公尺長的《絲路起點》雕塑,遊客彷如進入時光隧道,回到漢朝絲路的起點長安城,來一趟絲路的神遊之旅。

當西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後,古長安城就成為東西文化、商貿的交會處。這次世園會為彰顯西安的歷史地位,負責藝術品與布展的世園文化創意公司總經理王天兵帶領團隊,日夜構思策劃,最終採用北京奧運申辦標誌設計師陳紹華的平面設計為藍本,再以雕塑形式呈現。

陳紹華的《絲路起點》是將分別代表東西方的兩條腿扭轉在一起,一條腿穿西裝褲,一條腿著中式綢緞戲服,讓人聯想起絲路的起點,東方與西方、現代與傳統的交會地西安,雙方就在衝突與相容並蓄中邁向未來。

如何將平面設計立體化,確實煞費苦心,最後決定將代表西方的腿用不銹鋼鍛造、黑色烤漆,而中國腿則用陶瓷燒製,再上繪鮮豔釉彩。

2.4公尺長、1.3公尺高的中國鞋則是採一體成形,由於這是前所未有的大面積陶瓷施作技術,所以困難重重,導致燒製過程頻頻爆裂,經反復試驗,耗費近半年時間,終於在2月3日完成。當王天兵親眼目睹作品出爐的那一刻,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至於又該如何代表絲路的終點站義大利羅馬呢?

文創公司選擇義大利威尼斯流傳千年的吹製玻璃工藝,由美籍華裔藝術家盛姍姍領銜創作《夢幻森林》。

這個中國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雕塑品占地24公尺、高6公尺,由3至4公尺高的68片威尼斯玻璃葉片所組成。五彩繽紛的葉片不論晝夜,透過陽光與燈光的流轉,演出一場光影與色彩的變換秀。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除了以絲路為構思的兩大雕塑品外,真正代表世園會「天人長安、創意自然」精神的藝術品,首推36公尺高、64公尺長的不銹鋼《水龍》雕塑。在中國的藝術創作中,時時可見龍的身影,卻難有新意,任軍為何會選擇這麼傳統的形象來創作呢?

其實,這條水龍具有深層的意涵。擅長用不銹鋼刻畫出水花流動形體的任軍認為,西安滻灞水域的恢復,不僅有自然上的意義,更有文化上的意義,是對古長安的喚醒,是中華文化的崛起,這種精神就像龍的崛起般。

所以任軍用飛動的水來展示龍的精神,將堅硬的不銹鋼做成靈動、飄逸的水花,遠看恰似一條從水中翻騰而出的飛龍,細看卻像一道道閃亮的水花。

另外,還有荷蘭藝術家Bert Van Loo的《生命力》《巔峰》《峰巒疊翠》三座玻璃雕塑品,將被陳設在灞柳驛五星級飯店。

透過大小不同的玻璃切割黏合,他試圖營造出人為的自然環境,卻不是單純模擬水的流動,或是複製山峰與樹林的形體,而是呈現出生命的活力,作品有起伏與靈動。當光線進來後,玻璃變得閃閃發光,通透到幾乎沒有邊際,此時Bert Van Loo卻在靠近地面的部分,採用不透光的石材,兩種截然不同的材質反映出中國陰陽的平衡與和諧感。

「好的創作會融合許多概念,不是讓人那麼容易明白就可以看透的,」Bert Van Loo強調,而且感受會因人而異。室外的藝術創作還包括《梅花三弄》《樹枝馬、樹枝鹿》、27座鮮花築成的綠雕以及6000平方公尺的沙雕區,展示秦嶺等大型創作。

長安塔內展出16件西漢文物

瀏覽完室外的藝術創作後,長安塔內的展出同樣令人目不暇給,包括奇石、竹刻、金雕、陶瓷玻璃、中國十大國寶與唐三彩等。

其中,最大型的展品是《大漢十六品》琉璃。由於16件真品都是石刻作品,再以石材翻製毫無意義,不銹鋼又過於堅硬,最終選定兼具傳統與現代的琉璃。不過要複製到維妙維肖,又是考驗。最後藉助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與上海雅貝實業的3D掃描、立體列印技術,再運用古法琉璃將古物燒製成型。這是第一次西漢最具代表性的3D圓雕展示,不僅完整刻畫出原貌,古文物更藉助琉璃本身的通透光澤感,由裡而外放射出光輝,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古法琉璃工藝的革新,已突破了現有琉璃製品的量體極限,其中一項更重達300多公斤,堪稱世界之最。

不管是室外或室內作品,論規模與技術幾乎都改寫了紀錄。西安世園也藉此提升藝術文化的含金量,堪稱為歷屆世園會之冠。

為期半年的世園會曲終人散後,王天兵相信一定能留下幾件被記憶的雕塑品,如同羅丹的作品般,西安世園會就成功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