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市大盤自一月二十六日的五五七六點,一直上攻至九月二十六日的一0八四三高點後反轉,共上漲五二六七點,漲幅高達九五九。萬點關卡屢攻不克,主要係因政府立場偏空之故。
幹部紛紛另起爐灶
股市過分飆漲,政府研擬政策加以冷卻,是無可厚非之事,本文擬針對近期有關當局所執行的措施,加以評析優劣。
關於取締地下投資公司一案:民國七十一年,鴻源機構設計出一種吸收資金的方法,只要客戶出資十五萬元,不論輸贏,每月一律領回一萬元紅利,此後絕大部分的新興投資公司皆沿用此套模式,例如以十五萬元為一單位計,每月可領回六千元的利息,月息為四分。鴻源依此方式,吸收國內過剩資金,用於在國內外廣設營業據點。稍後鴻源機構一些高級幹部依此例另起爐灶,設立新的投資公司,例如龍祥與永安投資公司即為一例。龍祥與永安的幹部又於七十五年設嘉駿、憶扶和富格林等投資公司。電子界的定勤集團、從事科技業的萬家福公司亦於民國七十六年初加入此陣營。
依據立法委員在去年的質詢中表示:「……據悉目前地下投資公司將近八十家,吸收的資金超過一千億元,投資人數在十萬人以上……。」如今地下投資公司的家數與金額,當已超過數百家與數千億元,成為一股龐大的地下金融勢力,左右股市與房地產市場之榮枯,因而引起主管當局關注,並施以取締措施。
綜上所述,主管當局的立意甚佳,但並未能切中股市與房地產市場價格飛漲之病因,實今人感到惋惜!因為眾所周知,上述二者之弊病在於,相對於國人所握有的儲蓄資金而言,籌碼實屬稀少之故。以目前來看,雖然有部分資金因匯兌損失與股市報酬率關係,似有漸漸撤離國內,或者投入東協五國(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趨勢,但仍有龐大游資滯留國內,而苦無多樣化的投資目標。
充實股市籌碼
欲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以充實股市籌碼(鼓勵績優廠商上市以及加速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廣闢投資管道為最佳手段。關於公營事業民營化一案,日前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專案小組決議,將中央政府與省政府所屬事業機關中的十九家公司列為「立即辦理」的對象。
今年八月底股票上市公司的總資本額為三九九一億元,十九家公營機構中十七家的總資本額計為一三八六億元(見附表),若採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釋出五一%股票的民營化方式,則釋出數目約為六十九餘億股,而總釋出之資本金額約為七0七億元左右,占總上市公司資本額的一七.七二%,即增加股市五分之一左右的籌碼。這對上市公司之股價自有「鎖定」效果,且有抑制股價狂飆之功能。
釐清問題的根本
由於民營化工作相當漫長,且屆時所釋出的股票數目將相當可觀;所以加速民營化與增加投資管道,方為解決股市弊病的根本手段,而取締地下投資公司是另一個金融問題,兩者不該混為一談。
關於人頭案與證所稅修正案方面:去年九月底財政部宣布自今年起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以來,由於未明文規定不准借用他人姓名買賣股票,以致每個投資人為達避稅目的,造成人頭滿天飛的現象。同樣的,主力大戶亦紛紛設立投資公司與雇用人頭,以達到避稅的目的。所以,人頭案與證所稅開徵實際上是一體兩面的事。 去年此時,當局「為求稅賦公平起見,特提早恢復開徵證所稅」之言猶在耳,而今卻欲以提高證交稅來取代證所稅,且似已勢在必行,但對於稅率制定的標準與高低,宜客觀、審慎來看。
難逃稅上加稅之嫌
目前財政部對於一般股票、金融債券、政府公債、公司債、共同基金與受益憑證等類適用不同的稅率,第一類之稅率為一.五%,而其餘則為0.一%。依財政部之說法為:假定一般投資人之獲利率為一0%,依短期金融票券之稅率二0%來課徵,據此而得對股票賣方課以二%的證交稅,此案提經公聽會後引起各方爭議,財政部乾脆打六折課徵,然後再加上原先實行的0.三%證交稅,合計而得一.五%的證交稅。
由此得知,在稅率制定的過程中,缺乏較客觀的標準而恣意設定。此外,依短期金融票券之稅率來適用長期股票稅率之制定,亦犯了長短期不分的毛病。同時,經協調後而得一.二%之稅率又加上0.三%的證交稅,實難逃稅上加稅之嫌。換言之,重複課稅之重稅觀念似乎深植主管當局的心中。
關於取消漲跌停申報揭示,與放寬漲跌幅度為七%之限制等改善交易制度措施;先進國家的作法,無論上市公司或交易資訊,皆公開明示在投資大眾的面前,而不會刻意抹黑,以免違背交易資訊與法令透明化之原則。
猶有甚者,近期政府已經再採行放寬漲跌幅為七%,此或許又犯了政策次序失當之病。
以美國與香港為例,美國目前似無漲跌幅限制,但有設計完備的預警程式以防價格過度波動;此外,香港股市在過分動盪之際,可採行暫停交易之緊急措施。依此看來,若我們光採行放寬或根本沒有漲跌幅限制,就無漲跌停掛進掛出之訊息可揭示。我們迫切需要的是預警系統,而不是以為抹黑資訊就可解決一切弊端。
抑制需求面易遭民怨
由此深深感受到目前股市的飆漲,係因資金氾濫、籌碼太少、證所稅及漲跌停導致的「鎖定」效果,造成股價超漲、超跌之不穩定現象。而目前政府所採行的措施皆偏向抑制需求面,不但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且易招致民怨。
俗語說的好:「斬草要除根。」政府必須從供給面與總體經濟之失衡著手,才能根除股市之弊病。
(白俊男為太平洋證券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