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裡是大地工程處,有什麼事情可為你服務?」這是台北市政府率全國之先,為了統一山坡地事權,強化坡地防災、減災處理效率而設立的公務單位——大地工程處。 27歲的董仲舒去年考上高考,經分發也成為大地工程處的一名技士。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的董仲舒,當兵時認識家裡從事小包(分包單位)的同袍,退伍後就到同袍家的小包團隊去上班,當起小包監工。
「小包監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檢視工人是否按圖施工建造,就是一個把關的角色,」董仲舒說。學的是土木,他認為實務經驗較為重要,所以不急著考研究所,而是先跑工地,學實務經驗。 的確,在工地,他發現有經驗的師傅真的很厲害,不用尺不用秤,憑著目視經驗就可以量出多高多厚,讓他有大開眼界的感覺。
運用生態工法 進行溪溝整治
「工地是另一個教室,」待了一年多工地的他體認。在學校習慣以理論思考的他,到了工地又是另一開始,讓他挖寶挖不完。
不過,一次吊運鋼板的經驗,讓他嚇了一跳。數十噸吊在空中的鋼板,因操作人員太早放下,鋼板快速平倒在地面,重力加速度朝著在一旁的他而來。眼見鋼板就要撲倒他跟前之際,他急忙跳起,捉住鋼索,鋼板從他腳底滑過,有驚無險逃過。
「如果不是及時跳起,現在我雙腳應是沒了,」董仲舒回憶這事,彷彿還歷歷在目。
這是這樣的高度危險性,加上工作太勞累,他一個月只休一天,根本沒時間與朋友相聚,讓他興起考公職的念頭。
2009年開始準備考試,先後報名台電、中油及台灣自來水公司的考試,也參加地方特考、鐵路技師等考試,但都沒有上。「會陸續考試是為了累積經驗,也強迫自己念書,」他說。
隨著平均分數從20分、40分,到後來的55分,也累積不少經驗,去年終於考上高考,分發到台北市大地工程處。 大地工程處是由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分出來,於2010年1月成立。負責管理森林、遊憩風景區的產業道路及登山步道,還有山坡土石流的防治,環境敏感區及農地的水土保持,還有山坡地集合住宅的安全檢查等。以他來說,目前負責登山步道及野溪水溝整治的工程,例如在陽明山諸多產業道路旁的野溪水溝整治,皆屬他目前的業務範疇,「目前溪溝整治都採生態工法,讓周遭生物得以維持,」董仲舒說,過去大多採水泥堤防來整治,比較破壞生態,不環保。
颱風來時 更須緊盯監控儀
每逢颱風來時,大地工程處的同仁就要加緊監控各主要土石流易發生的地區,除隨時在網站上通報雨量外,也設有監控儀器,一旦發現雨量過大或地層移動現象,即以警報通知警消單位,進行人員撤離的工作。
近年來常發生的順向坡問題,也屬大地工程處管轄,大地工程處預計完成全台北市2萬5000筆山坡地人工邊坡的建檔,其中位在環境敏感區的8000筆山坡地人工邊坡,將優先進行建檔,以確保安全。
董仲舒認為,以土木相關的公務單位來說,可以從事的包括建築、結構、水力及交通等工程業務,大地工程屬於較新興的公務部門。
「雖然不是興建大型工程,但所做的事與民眾生命安全更為相關,更有意義,」他說。也許現在他做的是登山步道,或是溪溝整治等小工程,看起來有些微不足道,但山坡地安全的維護與利用,長遠來看是對民眾更有意義的事。
其實回想當初選擇念土木工程系,多少也有那種蓋高樓大廈的雄心壯志,「如果有一天,跟子孫說這棟是老爸蓋的,那棟是爺爺建的,這種感覺真是不錯。」 現在雖不能馬上與蓋大樓的業務接觸,但有一天如能帶著女朋友去爬山,「跟她說這條步道是我規劃的,那條溪溝是我整治的,這樣也蠻酷的,」還未有女朋友的他說。
相較於自己的同學,不是走工地主任一職,就是選擇到工程顧問公司上班。董仲舒坦承自己還滿幸運,能考上公職,走不一樣的路。他透露,因為那些工作都太辛苦,薪水也不多,常把身體弄壞,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現在的他,週末休假正常,也擺脫雨鞋工作褲的固定打扮。更不用長期待在地底下工作,這都是過去想都沒想到的事。未來台北市大地工程處可能併入工務局,不再屬產業發展局所管轄。不過對他來說,暫時還會待在大地工程處,多學多做,把土木工程的實務經驗搞懂,就不怕沒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