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雲時代來臨, 開發操作系統搶商機

專題論壇1〉雲端科技的商機與挑戰

楊泰興
user

楊泰興

2010-12-17

瀏覽數 19,900+

雲時代來臨, 開發操作系統搶商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0華人峰會專刊

雲端運算是當前最熱門的科技議題,這一場次的專題論壇特別邀請到三位華人IT界重量級菁英與談。

擔任主持人的陳丕宏,出身台大電機,揚名矽谷;1993年成功創辦宏道集團。美國《世界日報》將其列入20世紀以來100位最傑出的美籍華人名錄。

陳丕宏曾在1999年,被美國《BusinessWeek》評為「全球電子商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大入口網站新浪網的獨立董事。

他表示,網路世界是當前全球最新最大的國度,光臉書(Facebook)就有5億的會員,而這麼巨大的社群,徹底改變社群的意義。

在這個寬頻網路的時代,所有的公司都必須轉變結構。 最明顯就是蘋果(Apple)跟索尼(SONY)股價的今昔對比。

兩家一直都是世界級的科技大廠,然而蘋果因為在十年內由非雲端公司,變成全盤雲端公司,轉型成功,便與索尼在股價上有雲泥之差。

開發華人操作系統商機大

講者中,台灣人最熟悉的張明正,早就布局雲端運算多年,他言簡意賅地點出雲端計算的三個商機可能。

張明正認為,當前雲端簡直是一個產業的開始,而任何一個產業的開始,都有很好的機會。一旦華人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那麼就會提供華人很多創業、創新與財富出來;這種基於知識經濟,才是最有價值的財富。 在這個機會裡面,台灣有很大的優勢,例如台灣的強項裝置——晶片,台灣過去電子產業貢獻產值雖然大,但是毛利率很低,雲端是一個扭轉此趨勢的機會。 另外一位嘉賓田溯寧,目前擔任寬帶資本董事長。他曾經是把網際網路引到中國的第一個人,更是張明正的好朋友,兩人論壇上你來我往,頗為熱絡。

他則點出雲端之於兩岸中國人真正的價值在於雲端使獲得訊息的成本不斷下降。他也附和張明正的說法,認為只要兩岸要團結一起,開發華人操作系統。雲端將有偌大的「江湖」,等著兩岸精英分食。

這場論壇中,陳丕宏先是引用詩人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詩句,田溯寧更提及漢高祖劉邦的名句:「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回應,使得討論不但充滿了科技的熱情,更是無比地文學。以下為論壇精采內容。(文∕楊泰興)

轉型雲端讓蘋果股價升天

〈主持人〉陳丕宏: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來到這重要的場合,同時也代表美國百人會來參與,今天這個討論會,是講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現在全世界前三大國家,當然第一大是中國,非常大的土地與非常多的人口;第二大是印度,相當大的土地,非常多的人口。

第三大的國家在2005年才成立,叫作Facebook,現在已經超過5億人口,沒有任何土地。

大家不要笑,我覺得這個問題對數千年來的文明,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影響,因為社群網絡,所謂國家和社會的組成與代表的意義,已經在本質上有非常大的改變。

我不覺得國家和政府會消失,可是人與人之間在這樣一個結社、合作、工作和娛樂,事實上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唯一的差別是這個新的國家還不能徵稅,或是提供醫療保險等服務。

也許大家不知道,過去這十年從一個不是雲端的公司,變成全盤雲端的公司,轉型最成功的,就是蘋果電腦。

比較全世界兩家所謂消費大眾品牌——SONY跟蘋果的股價消長,現在一個股價衝上雲端,另外一個墮落到塵土裡面去了。

很多公司都在做全盤的調整,譬如說日本的軟銀公司,已經從傳統的媒體代銷商,轉型成一個電信和資通訊(ICT)的公司,完全建立在雲端上面,建立在iPhone與iPad上面。而且整個公司內部企業完全是用一個社群網絡的方式在運作。

全世界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從全球化到各式各樣公司的組織和人,都需要做很大的調整。

也就是說,這整個趨勢是30多年來,資通訊產業面臨第一個最重要的變革。 從現在開始,因為網路的關係,任何時間都可用的虛擬化服務,降低我們的資本支出。然後可以用移動化的終端機或新一代的智慧終端機,在任何地點,降低我們的營運支出;最後,因為社群化的影響,使我們對任何人,跟我們做生意的人,都可以連結在一起,增加我們的創新、速度跟生產爆發力。 就像詩人徐志摩的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希望所有做雲端服務的公司,都能為民眾和企業造就更大的機會。接下來就請兩位專家幫我們介紹一下。

雲端可望大幅提升毛利率

〈與談人一〉張明正:我先用一分鐘介紹一下雲端運算。事實上,雲端運算有三個主要的工作,第一層是硬體,或者是伺服器、手機與電視等終端裝置。第二層是操作系統(OS),鋪在硬體上做一些連結。第三層是服務。

這裡面,硬體、軟體會和網絡連結起來。田(溯寧)先生是把網際網路引到中國的第一個人,造成中國今天有這麼大的網路用戶。

假如沒有雲端科技在亞洲的話,整個產業變遷、知識累積或是創新創業的價值,都可能從此消失。

如果接下來30年,雲端運算帶來了新的機會,那將是什麼?我覺得雲端運算的機會基本上是確定一個IT的轉變。 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全球2000大企業(Global 2000)不在思考:現在IT假如用雲端運算來做要怎麼開始?為什麼要是私人雲(private cloud)呢?

因為這真的是一個產業的開始,任何一個產業的開始,都是很好的機會。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在這個機會裡面,台灣有很大的優勢,我們做了很多很好的裝置晶片,假如有軟體在上面加值,價值就可以做起來,這對台灣硬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

為什麼這很重要?雖然30年來,IT在台灣做了很多貢獻,但真正的毛利率事實上都非常低,約5%左右,都小於10%。

30年來毛利率低,是誰偷走我們的起士呢?就是Intel(英特爾)跟Microsoft(微軟),Wintel的結合,全世界都面臨這個問題。

華人在操作系統上取得先機

可是新的機會來了,企業的結合不可能再這麼強了,假如我們在操作系統能夠有所機會的話,是很重要的。

什麼是操作系統呢?簡單來講,就是人機介面,技術一點來講,就是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這介面,往上是使用者介面,iPad為什麼這麼好?就是它有一種操作系統能夠支持一些服務與應用軟體,它有差不多30萬的應用軟體在上面。

這個支持很重要,因為有這個東西,就有很多新的創業、創新與財富出來;這種基於知識經濟,才是最有價值的財富。 操作系統往下是硬體,如同我剛剛講的,台灣硬體這麼多,假如有一些硬體能夠連橫的話,硬體功能就會變得很重要。

這個機會我們一定要把握,因為這是唯一可以控制我們自己命運的機會,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原始碼程式(source code)和軟體的話那多好,可以創造自己的方法。

當然談到Facebook、Gmail這些,你知道嗎?用了這麼多,資料其實都是放在美國的資料中心,雖然這是雲端的問題,儲存都在遠處;從國家的安全和競爭力來講,這是最基本的。假如你在這邊卡住的話,就完了。

設防護,有策略開放原始碼

第二,我們要談策略,什麼是我們有,別人沒有,這叫終極能力(Pole Competence)。

這三、五年駭客都是從雲端攻進來,我們公司為了抓電腦病毒,我有幸和一群在南京和台北大約1000多名的工程師投入,那時沒有雲端最基本的技術,我們就從開放原始碼的社群裡邊找到這些東西,然後把它們全兜起來,兜了一個開放原始碼,而且有安全防護的雲端運算系統。

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就是開放原始碼,可是又加上一點安全防護,安全防護很重要。

每一個學校也可從訓練學生開始。因為學生寫程式的時候,到雲端運算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它是一個平行作業,和一般教的方法都不一樣,資料庫完全要改變。

所以我們的責任是很重要。百年的科技歷史,我們都是靠西方人,各位都是在西方受教育,也包括了我們。

那沒辦法,因為別人發明了蒸汽機,我們只不過在上面再加一點價值,可是製造的利潤有局限。

在這波,我們有幸剛好和歐美齊頭平等,可以開始貢獻,把我們自己的智慧慢慢帶到西方去,這是一個世界公民很重要的事情。

雲時代像都市,知識可共享

〈與談人二〉田溯寧:前幾天,中國一個官員跟我說,田溯寧,你能不能用一句話告訴我,雲到底是什麼?雲計算是什麼? 如果以人的進化歷史來比喻,主機時代非常像原始社會,那時我們需要水,都是從湖來取水,所以過去的文明都離不開水。

進化到個人電腦(PC)時代,又是什麼呢?像農村,農村要怎麼拿水呢?需要水的時候自己用水井,但不需要時,這個水井不能被別人所用。

雲時代像什麼呢?非常像城市,需要水的時候,打開自來水,水就來了,有了水網,水就可以分享,開始了城市文明。

從現在的PC時代邁到雲時代,很像是身處農業時代,要去想像工業革命會發生什麼,這時候對我們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想像力。

一個人一生能趕上一次技術革命,已經非常好運。我們非常有幸,生逢其時,趕上PC革命、移動通訊與互聯網,現在又有一場最大的技術革命到來了。

由於大規模的存取和計算變得非常非常便宜,人類到了能大規模便宜生產知識的時代。這個時代,我們怎麼估計都不過份,這是為什麼我們在這個時候要抓住它。

Wintel被打破,訊息變便宜 寬帶的出現、大規模的虛擬化軟件以及大規模互聯網的應用,呼喚了雲的產生,而這種雲的產生對我們來講,為什麼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這種變革下,我要跟明正說一句,Wintel聯盟逐漸被打破了。

我們過去又愛又恨Windows加Intel,在這個時候它需要這麼大的處理能力嗎?因為很多主機可以放到雲上了,還需要Window這種操作系統嗎?iPad也不需要,我們甚至也不需要去在乎「操作系統是什麼?」

回答那個領導問的:雲計算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它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在將來使每個人的終端,像書本一樣,只要幾塊錢。這就是雲的未來,使獲得訊息的成本不斷下降,這是人類科技民主化的過程。這個時候,中國、兩岸要團結一起。我和明正十年來不斷交流,從去年開始,我們就認為天時地利人和的天時到來了,要合作寫一個開放原始碼的中國人的操作系統。

剛才,丕宏兄用徐志摩非常浪漫的詩詞來談雲。我剛剛也在想,雲是需要想像力、激情與浪漫色彩,還有哪一首詩詞,能夠描述今天這個時代,我想起以前劉邦跟項羽爭奪的時候寫的一首詩〈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兩岸精英一到,就是今天的猛士,來守雲,這樣一個大大的江湖,謝謝。(王思涵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