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培育「王道企業家」

施振榮攜手新銳管理大師 陳明哲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0-11-09

瀏覽數 34,800+

培育「王道企業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0 / 11月號雜誌 全球熱炒重慶

陳明哲,是王道企家班另一位發起人,現任「國際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副主席的他,預計在2012~2013年接下會長一職,目前他還擔任頂級學術刊物《管理評論》副總編輯,更三度榮膺國際戰略管理學會最佳論文獎和《管理評論》最佳論文獎,堪稱台灣出身的管理學華人之光。

「這是華人管理學界了不起的成就!」與陳明哲相當熟稔的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如此說道。

全球王道企業家薪傳班的其他師資陣容還有史丹佛商學院教授Robert Burgelman、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Bernd Schmitt、及哈佛商學院教授Mike Tushman等國外名師,並且要參訪台積電、台達電、寶鋼集團、上海汽車等兩岸傑出企業。

管理界之光,發起王道企家班

陳明哲,這個對多數台灣人陌生的名字,其實在國際管理學界早已赫赫有名。今年56歲的他,中等身材,從小在台東長大,中興大學畢業後就展開旅外生涯,過去20多年來分別執教於哥倫比亞、華頓、達頓等美國三大頂尖商學院。

在研究方面,陳明哲擅長「動態競爭」理論(Dynamic Competition Theory),並以此奠定個人學術地位。這個理論與過去常用的靜態產業結構分析不同,以廠商之間實際的競爭動作為分析主體,注重彼此的互動與回應,藉此檢視企業策略模式,建構連貫的競爭行為預測。 除了動態競爭理論的研究,在西方管理學界,陳明哲最特別的是對中華文化與古典著作有極高造詣。他的許多管理理論都源自《孫子兵法》的戰術哲學。

1997年,他首先在華頓商學院創立「全球華人企業發展中心」,是西方第一間以華人企業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機構。明年的國際管理學會年會,陳明哲更要以「當西方遇見東方」為題,製造一個讓西方學者正視東方管理文化的場合。

從邊緣反擊,讓西方正視東方

目前全球正由「西方領導東方」,過渡到「西方遇見東方」的轉折期,過去不受重視的東方經營思惟,終於有了向世界發聲的機會。陳明哲發覺,金融海嘯發生後這兩年,全球不斷反省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終於懂得回過頭來重新關注東方的管理哲學。

即便沒有金融海嘯,這種改變也是必要的。因為今天中國已是全球企業必爭之地,卻有不少外商無法摸透東方獨特的企業文化與社會需求,只好鎩羽而歸。

陳明哲舉例,西方管理可以完全從「利益」層面思考,做出最理性的決策,但東方社會卻常以「人」為出發點。這也是為何許多GE(奇異集團)的員工始終想不通,為何前任CEO威爾許在中國的名氣,竟遠大過於企業品牌的知名度。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這種從舞台邊緣慢慢爬向中央的過程,不僅是東方思惟受西方重視的過程,也是陳明哲努力了一輩子的過程。儘管不是首位具備華人血統的國際管理學會主席,但陳明哲卻是第一個未在美國完成大學教育的主席,更被世界管理學界認為是第一個真正瞭解中華文化思想底蘊的管理大師。

出身台東的他,自認從小當慣了邊緣人,小時志願本來是政大新聞系,可惜考上的是中興法商學院,後來研究所想念政大企管所,卻又落榜,只能到課堂上旁聽。當時和他一同聽課的都是吳思華(現任政大校長)、湯明哲(現任台大副校長)這些日後的台灣企管名師。

但這種邊緣出身的特質,卻讓陳明哲懂得不隨波逐流,逐漸磨練出一套獨特的見解與研究路徑。

政大創新與創造力中心主任溫肇東形容他是「學術界的創業者」,在多年前沒人看好「策略」這個學門時,陳明哲就選擇以此做為研究主題,終於在日後開創出「動態競爭」的理論。

「這種從邊緣發聲的挑戰過程,對從小在台東長大的我,已經不陌生了,」他笑說,2001年有次他以東方企業管理模式為題演講時,台下便有位老美大牌教授當場質疑,「你這是要告訴我們,必須向那些第三世界的企業學習嗎?」

直到近年中國經濟強勢崛起,華人企業開始被期待成為世界級的領導企業,這些西方學者與企業家才總算肯彎下腰來,重新審視東方的管理文化。

助企業尋找理念,激發學習力

除了要把東方管理文化拉上檯面,王道企家班更打算提供華人企業家最缺乏的能力:如何尋找企業理念、以及持續的學習能力。

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未來的企業領導者,除了技術層面的管理技巧,還得具備思想層面的「視野」,以及最難學習與複製的「精神理念」。王道企業家想教的東西,就是後兩種精神層次的內涵。

其次,王道企家班還打算激發企業家持續學習的動機,以因應未來動態化、跳躍式的產業競爭環境。

施振榮以台灣人最崇敬的日本企業「改善」精神為例,「現在都是跳躍式成長,如果你只會不斷追求改善,這樣的績效怎麼追得上別人十倍速的成長速度?」

陳明哲也附和,他說企業家只會re-learn(再學習)已經不夠,「最難的是要on-learn(持續學習中),懂得把舊東西丟掉,換腦袋思考!」比方說,現在除了來自經營面問題,企業還得面對包括環保抗爭、消費訴訟、勞資關係等前所未聞的挑戰,都迫使領導人必須隨時更新想法、重新學習、並且自我檢討。施振榮一語道破,未來企業家必須要enjoy於換腦袋,才有辦法跟上社會趨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