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第四季理財策略 避風險 拉高債券及現金部位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8-10-01

瀏覽數 34,600+

第四季理財策略 避風險 拉高債券及現金部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8 / 10月號雜誌 又老 又新 又綠 柏林未來新都

對絕大多數的投資人來說,第三季國際股市的驚濤駭浪,讓很多人都承受了財富縮水的痛苦。

9月15日美國更掀起金融大海嘯,一日之間,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證券被購併、AIG集團急需財務紓困,金融業的巨人紛紛出事,全球都人心惶惶。

這場連美國聯準會前理事主席葛林斯班都認為是「百年僅見的金融風暴」,到底何時能收場,已成投資人最關心的議題。

在股市跌勢深不可測,景氣前景不明的時期,多位專家都建議,第四季的理財,以控制風險為重點,股市及債市平衡配置。台股及海外股票型基金的部位最好降低到投資總額的三成,若股票部位超過五成的投資人,最好適度出場,以保留一定比例的現金及存款。

景氣落底:預估明年上半年

從經濟總體面觀察,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指出,美國這個全球景氣的火車頭正在輸出衰退,而全球景氣的引擎——中國卻正在輸出通膨,全球經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黃蔭基指出,現在全球景氣的能見度很低,2008年台灣第四季的景氣辛苦,明年上半年也不樂觀。但預估明年上半年景氣可能就會見底。

現在的問題是,次貸餘震不斷,金融機構得持續打銷呆帳,目前金融機構打呆是在「中點」,而不是終點。金融黑洞太大,大家都搞不清楚還有多少。

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指出,現在全球的消費者和投資人都極度缺乏信心,企業的信心也低落,今年底美國聖誕節的買氣可能不樂觀,因此連帶亞洲各國的情況也不會好。只靠中國和印度的成長很難填補美國消費減少的缺口,因此這波的空頭,也沒有國家可以倖免。

資產配置:兼顧股債和現金

荷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處副總經理邱玉清表示,這波的大回檔,投資人應該回歸風險概念,注意資產配置,投資人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問自己,到底有多少投資部位在市場。

多家財富管理銀行及投顧公司建議,包括台股及海外股票、股票型基金等的股市部位最好只占總投資比重的三成到五成之間,債券和債券型基金可拉高到四成左右,同時保有兩到三成的現金。(見頁134表)

荷蘭銀行建議,股票部位只占可支配所得的1∕3,債券占1∕3,其他現金及保本型商品的部位占1∕3。如果投資股票比例過高的人,最好選擇反彈時,適度出場,即使必要做停損,也要讓自己增加可支配的現金。

永豐金控建議第四季的資產配置,三成放股市,四成放債市,保留現金三成。保守型投資人最好只有20%的股票部位。

兆豐銀行的建議是股票四成、債券四成、現金兩成。保守型的客戶現金加債券的比重可提高到七成。

財富管理銀行從去年底開始邁入寒冬,台新銀行是今年上半年極少數財管業務還能逆勢成長的銀行。台新銀行分行營運管理事業處資深副總經理林尚愷指出,在全球經濟情勢不穩定的情況下,資產配置應該要加重固定收益資產的比例。他建議債券占65%~70%,股市占30%。

儘管銀行看法保守,不過林尚愷表示,對於持股比重很低或是空手者,現在是準備退休金,長線布局的好時機,明年也許國際股市還有低點,但目前可說是近兩、三年來最好的機會。「可惜就算是手上有很多現金的客戶,也很難聽得進去這種建議,現在要危機入市是相當考驗一個人的勇氣的,」他說。

避險策略:提高債券比重

9月份美林證券針對全球基金經理人所做的調查,顯示有 61%的經理人認為,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有步入衰退期的可能性。

如今的投資環境風雲變色,花旗投顧副總裁王進彰指出,過去五年來投資人只買股票,不買債券,只買新興市場基金,不買已開發市場基金的心態必須調整。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尤其是當國際股市幾乎跌到深不見底,讓投資人膽戰心驚時,債市是最佳的資金避風港。王進彰表示,投資人減碼股市,改放債市,至少能保本。像新興市場股市跌,但短天期的新興市場債券並沒有受到影響。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也指出,債市多頭還未走完,建議在現階段不景氣的時期,提高債券比重。

投資人也可以購買全球型及複合型的債券基金。兆豐銀行個人金融處襄理邢光仁分析,全球債券型基金就像是綜合維他命一樣,投資報酬的穩定度較高。挑選基金標的時,最好比較三到五年的中長期績效。複合型的債券基金因為同時投資多種不同的公司債或政府債,報酬也會比較高一些。

富蘭克林投顧建議投資人,以全球股票型及全球債券型基金做為核心資產配置。其中債券比重應至少占整體投資組合的三成,以平衡風險。

穩健型與保守型的投資人可將債券配置分別拉高至四成與五成,以全球型債券基金和美國政府債券基金為投資重心。

由於預期美國會領先歐元區先脫離風暴衝擊,富蘭克林投顧建議債券配置上宜選擇調降歐洲貨幣部位,以及加碼過度升息、過度反應通膨的公債,例如韓國、墨西哥。另外,擁有龐大經常帳盈餘或處於升息階段的公債,例如日本、波蘭也可布局。

低接美股,減碼新興市場

儘管全球的股市都已出現一波大回檔,但多位專家認為,現階段全球股市仍舊充滿不確定性,而且這波不景氣不知道何時終止,因此進場撿便宜需要慎重。

荷蘭銀行副總經理邱玉清指出,空頭市場一般會持續156個星期,也就是三年左右。投資人是否可以危機入市,須衡量自己資產的深度和廣度。

花旗投顧副總裁王進彰也指出,投資人不要以為現在股票便宜就進場去買,因為當全球的股市本益比都變得便宜時,「便宜」就不是進場買的好理由了。而且就算第四季,全球股市可能觸底,他預估未來也只有小反彈,不會再有大行情,賺錢的機會不高。

由於第四季的投資前景吊詭,王進彰建議股債各持有一半的比例比較理想。新興市場的持股占股票部位在六成以上者,應該減碼到五成以下。以今年的國際股市表現來看,全球股市無法和美國脫勾,因此想進場者,建議買美股。

美國第四季的選舉行情是黑暗股市中的一絲希望。永豐金控黃蔭基指出,以過去的經驗來看,美國的總統選舉年,通常在選前一個月,會有10%~15%的上漲行情,因此10月份可低接美股。荷蘭銀行也認為第四季美股可以做定期定額投資。

富蘭克林投顧建議,積極型的投資人可以留意成熟穩健的歐美大型股、具高股利概念的台股基金以及具有現金流量穩定特性的科技產業,掌握長線報酬。因為科技業相較其他產業,對於景氣的抵抗能力較佳,大型科技企業的現金部位也相當充沛,有助於度過信用緊縮的階段。穩健型的投資人可以定時定額方式酌量布局具有價值面低估特性的巴西、台灣等兩大區域。

兆豐銀行建議減碼新興市場、拉丁美洲及原物料基金,進入債券基金停泊。邢光仁指出,因為全球不景氣已經從已開發國家蔓延到新興國家,商品行情走勢和原物料出口國的股市都會回檔。建議空手者可以分批承接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大型股股票基金。

外幣配置:美歐澳元為佳

荷蘭銀行副總經理邱玉清指出,理財計畫的金字塔,第一層先要考量貨幣的配置,第二層再考量股債比例,到了最上層才是選擇個別的投資標的。

一般國人的資產,包括現金、房地產和台股主要是以新台幣持有,基金投資的主要計價工具則是美元,但台幣和美元的利率都低,一年期定存利率都在3%以下,因此最好投資組合中再搭配另一種高息貨幣。建議台幣和美元各持有1∕3,另1∕3選擇澳幣或歐元。

第一銀行金融市場處副處長周慶輝指出,過去五到七次的總統大選年,當年上半年美元若走弱,下半年就會走強。因此預估今年11月底美國總統大選後,到明年第一季,美元走勢應不致走弱。但這波僅是反彈而已,投資人不需要追高,因為美元的利率還是較低。

中國信託財富管理處經理廖亭亭認為,美元年底前仍有機會相對其他貨幣走堅。但美國10月底即將公布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屆時對美元的波動可能會較大。若參考過去十屆選舉年度匯率表現,美元在選舉前後一個月,包括10月與11月,上漲機率高於五成,而民主黨總統當選後,美元似乎較容易走升。

永豐金控也建議,以台幣三成、美元四成,歐元或澳幣三成的比例配置。黃蔭基指出,保守型的投資人可選擇歐元,積極型的投資人可選擇澳幣。投資貨幣要選擇流動性高的主要國家貨幣,不建議購買利率高,但流動性差的貨幣,例如南非幣,因為波動風險大,往往會賺了利差,賠了匯差。

周慶輝也建議,手中持有澳幣或紐幣,暫時被套牢的人,可以先觀望,不必一定要認賠殺出。澳幣和紐西蘭幣最近這波跌幅都超過10%以上,但紐幣一年定存利率6.25%,澳幣5.9%,還是可以抵擋一下匯差的損失。至於空手者,第四季等高息貨幣回檔落底之後,再進場去購買比較適合。不過外匯銀行主管普遍認為持有澳幣比持有紐幣佳。

市場能否安然度過第四季,羅瑋指出,將視美國及主要國家政府推出的穩定方案能否恢復投資人的信心及市場秩序而定。在全球金融情勢回穩前,資金避險的考量高於獲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