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八年的縣長任期就快過去,不知你個人對這段從政經歷有何感想?
答:這一段經歷對我來說是誤入政壇,選縣長是無心插柳。我擔任縣長這個職務,因為長期體力透支,身體健康受到相當大的影響。然後必須放棄原來的生意,對小孩疏於照顧,這些應該都是損失。
不過,有機會回來為故鄉服務,把自己過去的理想付諸實現,相當有意義。雖然縣政的推動有一連串的波折,但是大體上都還能照當時擬定的大架構跟方向去推動。
問:你為宜蘭規畫了什麼樣的發展架構?
答:宜蘭過去的建設根本沒有整體性和前瞻性的考慮,所以一切都需要從頭來,要興利除弊。除弊比較容易,像政風改革短短幾個禮拜就立竿見影。過去人家都說縣政府的中山袋(紅包袋)很大,縣府員工出去還要躲躲藏藏,現在他們可以抬頭挺胸,比過去有更多的職業尊嚴跟榮譽。
我們的實質建設從六、七年前就開始了。我們把宜蘭的基本資料蒐集起來,擬出整體性、全面性的計畫,然後一件件請上面支援,到處都要去叩頭。
我們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持一個地方政府的建設理想,不過這幾年,我們的計畫從省到中央都滿受認同,使我們得到很多支持。以觀光為例,觀光局一年補助各縣市的觀光建設費差不多有兩億,我們一個縣一年就拿了四分之一。
問:有人說你在計畫方面浪費太多時間,實質建設不夠,你認為呢? 答:我們不只是計畫做得好,我們執行好,經營管理也好。
像運動公園跟文化中心都是例子。我們的運動場一直受到大家的注目,就是經營管理好。為什麼俞院長交代以後區運不要輪流辦,因為花了幾億的東西,辦完運動會後在那兒長草。我們的場地乾乾淨淨,而且使用率全省最高。
問:部分縣民認為你太偏重環保和觀光的發展,為什麼?
答:你到觀光單位,他會說陳縣長非常重視觀光,是個「觀光縣長」。你到教育單位,他會說陳縣長非常重視教育。到體育單位,有人說我是「體育縣長」。其實縣政工作是整體性的,我每一樣都很重視。當然我們也樂於讓各廳處覺得對他特別重現。
兵隨將轉
問:有人說你對縣政建設事必躬親,為什麼你要採用這種領導方式?
答:我想這就是兵隨將轉,其實我也很累。我管的細節雖多,並沒有因此忽略重大的事情。有人說我是事務縣長,事實上我是管重大問題的一些細節,不是芝麻小事都管。不這樣做不行,以我接收的這個班底而言,老實講,地方人員的素質都不好。
從決策到執行完畢,中間有好多過程,我都要去盯。有時連施工圖我都要去改,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用心。宜蘭縣現在很借重專家,像冬山河和羅東運動公園都委託日本做。宜蘭縣政府對公共設施的品質要求已經是國際水準了。
問:你在縣長任內曾多次和上級單位發生衝突,你認為一個縣長能有多大的發揮空間?
答:如果台灣不實施真正的地方自治,地方行政首長能做的就相當有限。我們中央囊括了國家大部分的財政收人,地方自治應有的行政權跟立法權都被中央剝削。為什麼我們現在知道很多事情不合理,卻不得不聽省政府的,因為錢都控制在他手裡。
過去是主計人事一條鞭,後來又把稅捐處和警察局弄成附屬單位,省府管得多,我們不能管。至於建設計畫,現在省政府慢慢進步了,有好計畫就給錢,肯做事就支持,但是有關地方行政的重大問題,如有政黨介入,也會受到影響。整個體制如不徹底改革,縣市長沒有多少作為的空間。
聲援國民黨改革派
問:身為非執政黨籍的縣長,你對年底的選舉有何期望?
答:我希望民進黨或黨外的得票數能超過四0%。我覺得應該有可能,現在已經有三成了。以宜蘭為一個選舉區來說,黨外或民進黨已能與國民黨平分秋色甚至高出一等。
我覺得支持民進黨,事實上等於拉國民黨一把。國民黨的保守勢力太大,我們是在聲援國民黨的改革派,否則他們實在是孤掌難鳴。
在宜蘭縣,我雖然不是反對黨的成員,但是宜蘭縣的範例,應該為政黨政治的優點提供一個見證。我相信嘉義市、彰化縣和高雄縣大概也有類似的情況。國民黨過去一黨獨大的縣市就跟這些縣有不一樣的表現。
我的志願
問:許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你一直不願加入民進黨?有什麼特殊原因?
答:這個問題常常問得我招架不住。入黨之後,人際關係會變得更複雜。說得露骨一點,一旦入黨,可能就有一連串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以我的個性,我不喜歡,也沒有辦法適應。
現在我不屬於民進黨或國民黨,對我來說,待人處事的原則非常簡單,就是「是非」而已。我不會為支持而支持,也不會為反對而反對。如果兩個黨都對,我會支持民進黨。
問:卸任之後,你有什麼計畫?
答:第一志願是出國進修。我當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想帶小孩出去唸書,讓他們到國外接受一個比較健康的教育。最主要的是我體力長期透支,也該休息了。
我的第二個志願是希望回工商界服務,會不會再參加選舉或政治,我不敢說。
(文現深、李慧菊採訪,曹郁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