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於12日舉行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在AI伺服器強勁需求推動下,鴻海第三季營收突破兩兆新台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呈現「三率三升」,EPS高達4.15元,創下自2008年同期新高。董事長劉揚偉還預告,下禮拜登場的鴻海科技日將宣布與近期主導AI超級週期OpenAI的合作消息?
鴻海(2317)第三季法說於12日登場,董事長劉揚偉、發言人巫俊毅及財務長黃德才皆繫上素雅的黑領帶,意在悼念日前辭世的創辦人郭台銘之母、享嵩壽100歲的郭初永真女士。讓這場成果輝煌的法說會,增添一絲莊重與感性。
細看財報數據,第三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06兆元,年增11%,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若以美元計價,年增幅更高達18.3%,顯示在全球經濟仍具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鴻海的成長動能依然高歌猛進。
第三季毛利率攀升至6.35%,年增0.16個百分點,財務長黃德才說明,這主要受惠於營收規模擴大及更有利的產品組合。營業利益率達3.43%,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0.47個百分點;淨利率則為2.8%,業內業外獲利同步提升,帶動單季EPS衝上4.15元,寫下17年來同期最佳表現。
累計今年前三季,鴻海營收已達5.5兆元,年增16%,每股盈餘達到10.38元,再度寫下歷年同期最佳表現。劉揚偉也在會中直言,對2026年的營運「非常看好」,並宣告AI是集團重要的成長引擎。
他也點出影響2026年營運的關鍵因素,排序分別是「AI產業發展、地緣政治、貨幣政策」,強調AI的重要性已大幅提高。「我很樂觀看待明年AI市場的發展,也預期我們跟主要客戶及伙伴之間的合作關係會更緊密,會切入更多元的AI方案,並取得更多訂單。」
AI伺服器營收破兆!2026年更樂觀「出貨翻倍」
法說會的焦點,無疑是AI伺服器業務的爆炸性成長。劉揚偉指出,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已改變了鴻海的營收結構。第三季「雲端網路產品」營收所占比例從上一季的41%提升至42%,再度超越「消費智能產品」的37%,穩居集團最大營收來源。
發言人巫俊毅補充,受惠於新一代AI機櫃進入量產,第三季整體AI機櫃出貨量達成「季增300%」的驚人目標,累計至第三季,AI伺服器相關營收已提前突破新台幣一兆元大關。展望第四季,AI機櫃出貨量預計將有「高雙位數」的季對季成長,符合營收逐季上升的預期。
至於2026年,劉揚偉更給出好消息。以今年市場出貨量低標的三至五萬櫃來看,「明年整體市場出貨量會倍增到五到六萬櫃,這是相當保守的一個假設,也有人提到可能會到10萬櫃。」為因應客戶的迫切需求,鴻海過去一年已在美國德州、威斯康辛州、俄亥俄州等地持續擴建廠區。
換言之,鴻海的AI大業不僅止於硬體製造,劉揚偉也揭示了「一站式解決方案」策略,往上游開發關鍵零組件,往下游延伸至資料中心的建置與營運。目標是讓AI伺服器的市占率,從現有約四成的水準再向上提升。
屆時將展示集團在資料中心垂直整合的能力。「我自己看了以後,都覺得蠻驚訝的,鴻海竟然可以做到這個程度。」他表示,鴻海希望扮演「統包角色」,客戶只要將需求交給鴻海,鴻海就能協同策略伙伴,提供從IT設備、機櫃、冷卻系統到機電工程的全方位服務。此舉不僅能提升客戶效率,也意味著鴻海將切入利潤更高的系統整合業務。

鴻海攜手輝達發展自駕車,劉揚偉:電動車的「PC時刻」將至!
針對電動車,劉揚偉喊話即將迎來典範轉移的時機。他將當前的電動車市場,類比1990年代初期的PC產業。他認為,隨著電動車市場的進入門檻降低、價格競爭日益激烈,傳統車廠「一條龍」全包的生產模式將走向專業分工。
劉揚偉回憶,1996年鴻海爭取到PC大廠Compaq的第一筆訂單,迎來「外包轉折點」(Outsourcing Breaking Point),「當時PC品牌商也都有自己的製造團隊,但後來大家也都看到,這些工廠陸續都賣給了鴻海。我們認為EV的Outsourcing Breaking Point,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他強調,鴻海的CDMS商業模式,正是為了等待這一刻的發生。近期的業務進展也印證了此策略。鴻海成功引進日本三菱扶桑(Mitsubishi Fuso)成為第二家日本車廠客戶,將以Model T電巴及Model U中巴為基礎,共同開發零排放商用車,進軍海外市場。此外,鴻海更攜手Stellantis、輝達及Uber,共同開發Level 4等級的自駕車。
不只黃仁勳,鴻海預告下週宣布與OpenAI合作
在今年最後一場法說會上,劉揚偉也不忘提及輝達黃仁勳。鴻海不僅與輝達在台灣共同打造超算中心,更成為輝達在台首家雲端合作伙伴(NCP)。
「未來將提供算力給產官學界,顯示我們不只是AI解決方案的整合者,更是主權AI的提供者。」目前鴻海已參與美國、台灣、日本等地的重大主權AI專案,
針對外界關注鴻海在ASIC晶片解決方案的布局,劉揚偉透露,鴻海已與客戶合作明年將推出的新平台,無論是GPU還是ASIC方案,只要客戶有需要都會提供,「平均來看,在不同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市占率我們都會超過四成。」他指出市場預估,明年GPU與ASIC的市場規模大約是8:2,而鴻海的產品組合也將趨近這個比例,
本次法說會的最大亮點,莫過於劉揚偉首度揭露與OpenAI的合作前景。OpenAI先前便透露,1GW的算力預計需要投入500億美元,而其主導的「星際之門」計畫,預計打造總量達17GW的資料中心集群。
劉揚偉笑說,鴻海一定會跟AI領域的產業領導者OpenAI 合作,「1 GW大概等於500億美元的商機,你可以想像這個市場的潛力相當龐大。」他強調,AI發展才剛開始,未來必定會從對話模型進化到實體AI,所需運算資源將呈爆炸性成長。他賣關子地表示:「針對OpenAI,我們會有一個相關的合作會在鴻海科技日上宣布,敬請期待。」
邁入第六年的鴻海科技日,即將在下週11月21、22日登場,將聚焦機器人、半導體、資料中心、電動車與量子等主題,更是首度推出專屬App。在亮眼的法說會成績單與OpenAI的加持下,有望再掀起鴻海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