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近年來啟動一場由內而外的環境大蛻變,透過「乾淨家園 有愛城市」行動,在謝國樑市長領導下,以提高罰鍰、科技執法、公私協力與市民投入,使市容出現嶄新面貌。這份對生活品質的卓越追求,更使基隆榮獲《遠見雜誌》評比中,「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全台冠軍。
基隆,這座擁有迷人港灣與豐富海岸線的城市,近年來正改頭換面。基隆市政府積極落實「乾淨家園 有愛城市」行動計畫,並在市長謝國樑領導下,透過法規、科技與全民參與的多重力量,把基隆打造成一座宜居、宜宿、宜旅,真正「像家一樣」的清潔城市。

正因如此努力,基隆在《遠見雜誌》2025年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生活品質與現代化」項目居全台之冠,堪稱生活品質典範城市。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讓基隆更像一個家!」。謝國樑認為,乾淨舒適的市容環境,不僅是市民生活品質基礎,更是迎接觀光客的門面。他以年初推動「行人友善」政策,使違規取締件數大幅下降的經驗為例,證明法治觀念能深植人心。
祭重法輔以科技,和市民一同守護環境
因此,基隆市政府將亂丟垃圾最低罰鍰從2400元調高至3600元起跳,亂丟菸蒂最高罰鍰提高到6000 元,希望藉由法律規範改變不良違法習慣,而檢舉獎勵金比例也從實收罰鍰的50%提高至75%(最高可達30萬元),以實際回饋鼓勵民眾共同維護市容。

同時,基隆市政府也導入科技,以「法制與科技並行」策略改善環境品質。
例如,基隆市率全國之先,在LINE推出「基隆市亂丟垃圾檢舉平台」(ID:@klepb1999)。市民只需透過LINE即可上傳影片照片完成檢舉,不僅提升稽查效率,更展現市府透過科技便捷民眾,共同守護環境的決心。
除了垃圾,數據也顯示,亂丟菸蒂是基隆市最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2023年亂丟垃圾檢舉案件中,菸蒂案件高達63.51%。環保局積極執行「菸蒂不落地」專案,透過設置戶外熄菸筒、設計「菸蒂投票箱」,並發送特製「菸蒂來熄」熄菸盒等方式,並將最高罰鍰提升,多管齊下,力求解決市容沉痾。
公私攜手,落實乾淨家園願景
然而,基隆能使市容煥然一新,不只依靠「硬法」,更透過「軟實力」深植市民環保意識,鼓勵全民參與。
例如,環保局啟動 「五心幸福里環境整潔維護績效考核計畫」,以「用心、熱心、愛心、關心、決心」五大指標,引導各里清潔環境的同時,也要發展創意作法,如打造綠屋頂、花卉巷弄、生態池等,展現地方環境美學。
另外,針對全市853座列管公廁,環保局透過全面查核與輔導,並帶動智慧公廁與性別友善公廁的設置,提供市民與遊客優質如廁體驗。市府也透過公開表揚機制,鼓勵企業響應公廁友善開放,如2024年績優公廁,就由統一超商及麥當勞等企業門市獲獎。
基隆公私協力解決環境問題的努力不止於此。基隆市與七大連鎖企業(包括 7-ELEVEN、全家、全聯、麥當勞等)共266家門市建立「環境友善店家」夥伴關係,藉由店門前環境清潔、公廁友善開放、騎樓禁菸宣導等,讓「乾淨家園」的願景落實在大街小巷中。

從海岸風景到淨零,讓每個基隆人都光榮
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市容外,基隆也透過守護風景如織的海岸線、實踐淨零永續,深化環境保護。
在海洋淨灘方面,基隆市政府每年響應國際淨灘日,在外木山大武崙沙灘等地舉辦淨灘活動,單次活動動員逾500人,清出大量海漂垃圾,同時也向民眾宣導「無痕淨灘」及「減少塑料使用」,反思海廢塑膠微粒的嚴重性。
至於淨零行動,則透過落實「公益青年電動機車」等政策,配合國家淨零碳排目標,並強調未來城市發展將持續朝低碳永續方向努力。
環保局長馬仲豪表示,環境整潔不僅是城市的門面,更是市民生活品質的核心。基隆透過這一系列的行動計畫,期待不只是清潔表面的環境,更要將環保意識深植市民心中,讓每位市民都成為守護環境的英雄。

基隆市「乾淨家園 有愛城市」的願景,正大幅提升市民光榮感,也顯示基隆繼路口友善城市後,持續朝向更清潔、更宜居、更像「家」的永續城市目標前進。